北 上
- 拼音
- běi shàng
- 注音
- ㄅㄟˇ ㄕㄤˋ
- 词性
- 动词
- 反义词
- 南下
北上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北上
向北登上;向北去。
引证解释
向北登上;向北去。
引战国 宋玉 《风赋》:“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躋于罗帷,经于洞房迺得为大王之风也。”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北上 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萧华 《通过大凉山》:“只是借道北上并不在此住宿。”
国语辞典
北上
传统的方位观念以上为北下为南,所以向北出发称为「北上」。
引《文选·宋玉·风赋》:「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
《文选·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例如:「北上列车」。
网络解释
北上 (抗日战争题材电视剧)
1945年8月远东会议召开全国的战略形势发生重大改变中国共产党要解放全中国关键的一点就是抢占东北战场。中国共产党紧急从山东抗日根据地调集十万大军挺进东北与国民党军队展开行军速度与战略先机的争夺。
北上的字义分解
-
北
北 [ běi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 如 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 如 败北。 北 [ bèi ] 1. 古同“背”,违背,违反。
-
上
上 [ shàng ]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 如 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 如 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 如 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 如 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 如 上街。 6. 向前进。 如 冲上去。 7. 增加。 如 上水。 8. 安装,连缀。 如 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 如 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 如 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 如 上弦。 12. 登载,记。 如 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 如 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 如 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 如 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上 [ shǎng ] 1. 〔~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北上造句
1、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
2、但如果明天你一定要到十四大道北上班的话。
3、许多中南部北上的重考生拖着行李到台北苦读,有的补习班还有简陋的宿舍供学生住宿。
4、近日,作为北上海最引人瞩目的公园住宅,万业紫辰苑不仅满足了购房者对健康的追求,更注重客户追求舒适的要求,打造出上海滩上独树一帜的公园平层项目。
5、在离江都城不到三里处,这里旗帜鲜明迎风招展,战士全身武装挺拔肃立,除了战马时不时发出的一两声嘶吼,整个场地安静肃穆,杨杲今天要从这里领兵北上。
6、乾隆每年的园居时间大致四个多月,比他宫居的110多天略长,其余时间,这位“性喜巡游”的皇帝或北上避暑,或乘船下江南,“不肯一日留京,出入无常”。
7、广东省海岸线长,港口众多,物流、人流量巨大,一度被走私分子视为挟藏走私货物北上的“中转站”,因此成为我国打击走私犯罪的重镇之一。
8、且从倭国贩些特产来卖,譬如说倭刀、倭马等值钱的东西,待有了我们自己的船只,便北上女真,换些人参、鹿茸之类的东西。
9、而我军只要守住寿州,保证北上输送不断,则国家安如磐石,庞贼不过宵小得志之辈,到时四面合围,何愁不破。
10、不只结过一次婚的“斯文龟”,外表斯斯文文,其实为人很开放,每次北上拍剧都大玩特玩。
北上的相关词语
【北上】的常见问题
-
北上的拼音是什么?北上怎么读?
答:北上的拼音是:běi shàng
点击 图标播放北上的发音。 -
北上是什么意思?
答:北上的意思是:传统的方位观念以上为北,下为南,所以向北出发称为「北上」。
-
北上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北上的反义词是: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