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论
- 拼音
- zhèng lùn
- 注音
- ㄓㄥˋ ㄌㄨㄣˋ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政論
政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政论
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的评论。
英political comment;
引证解释
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的评论。
引《后汉书·崔寔传》:“﹝ 寔 ﹞除为郎。明於政体吏才有餘,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
国语辞典
政论
对政府施政措施及其得失的评论。
网络解释
政论
政论指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的评论。
政论的字义分解
-
政
政 [ zhèng ] 1. 治理国家事务。 如 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 如 财政。邮政。民政。 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 如 家政。 4. 姓。
-
论
论 [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 如 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 如 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 如 系统论。 4. 看待。 如 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 如 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 如 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论 [ lún ] 1. 古同“伦”,条理。 2.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政论造句
1、这则文字既及地理,又是政论,言之有物,正气凛然,是掷地有声的好文章。
2、作为一代文坛宗匠,欧在他诗文中议政论道,表现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3、文章探讨了政论文翻译中的增词现象.
4、汉代一些政论家经常痛心疾首地谈到农民‘背本趋末‘,其实这正是农民为了解决生计困难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5、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亚里士多德的“三分法”,再到波利比乌斯的混合宪政论,政体都处于思想的核心位置。
6、为孙中山代笔撰述《发刊词》,并发表《民报之六大主义》、《排外与国际法》等系列政论檄文,阐发革命纲领,与《新民丛报》之保皇论调论战。
7、东汉有文学家崔骃、书法家崔瑗、政论家崔寔,均是博陵安平人。
8、据西汉政论家贾山的记述,秦的驰道有坚实的路肩,路基使用金属夯具修筑,路旁栽植行道树,路面宽度为50步。
9、1902年,梁启超在横滨创办《新民丛报》,用“中国之新民”的笔名连续发表政论文章,“新民说”由此产生。
10、文学家、政论家,最近宣称“我归隐了,息交绝游,潜心写作。
政论的相关词语
【政论】的常见问题
-
政论的拼音是什么?政论怎么读?
答:政论的拼音是:zhèng lùn
点击 图标播放政论的发音。 -
政论是什么意思?
答:政论的意思是:对政府施政措施及其得失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