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 军
- 拼音
- chōng jūn
- 注音
- ㄔㄨㄥ ㄐㄩㄣ
- 词性
- 动词
- 繁体
- 充軍
- 近义词
- 放逐
充军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充军
发配流放旧时遣送犯罪者到边远地区服苦役的刑罚。
英banish;
引证解释
入伍当兵。
引《宋史·兵志七》:“都水使者 陈求道 请招刺保甲五万充军。”
《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成亲》:“儿子应募充军从征 安南 去了。”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南北两军皆开回八月以前原驻地点其学生女子等充军者悉令回籍安业。”古代的一种刑法。把罪犯发配到边远地方去服役。
引《宋史·刑法志三》:“刺配之法二百餘条其间情理轻者亦可復古徒流移乡之法,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
明•《杀狗记·孝友褒封》:“着枷号市曹三个月满日各杖一百,发边远充军。”
巴金 《砂丁》:“我听见人家说挖锡矿比充军还受罪。”
国语辞典
充军
古时遣发罪犯到远地服役称为「充军」。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姚乙认假作真倚官拐骗人口也问了一个充军罪。」
《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他家里交结钦犯藏著钦赃,若还首出来就是杀头充军的罪他还敢怎样你!」近放逐
网络解释
充军
充军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ōng jūn,意思是指罚犯人到边远地区从事强迫性的屯种或充实军伍是轻于死刑、重于流刑的一种刑罚,类似现在的劳改作为死刑代用刑 “刑莫惨于此”。
充军劳役监分布所在最远四千里最近一千里,分发地区南北方向有一定限制按刑罚所及的对象和刑期有终身(本人毕生充军)和永远(本人死后由子孙亲属接替)两种。
充军的字义分解
-
充
充 [ chōng ] 1. 满、足。 如 充足。充实。充分(fèn )(➊足够;➋尽量)。充沛。充裕。 2. 填满,装满。 如 填充。充满(➊填满,布满;➋充分具有)。充耳不闻。充电。汗牛充栋。 3. 当,担任。 如 充当。充军。 4. 假装。 如 冒充。充数(shù)。 5. 姓。
-
军
军 [ jūn ] 1. 武装部队。 如 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 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 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 如 劳动大军。
充军造句
1、,充军郁林,未到半途,陈礼受不住折磨,惨死当途。
2、有很大一帮好战的清国人坚信,他们只需要获取到一些欧式武器装备,即可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正是这种信念促使他们不断地扩充军备。郑曦原
3、当然,这十六人到现在也没回来,反而是官军进驻武家坡,全村的男人不分老少全部发配充军,女人全部充作官妓。
4、其他作序者、刻印者、校阅者、售书者、藏书者被杀害72人,充军边塞的达几百人。
5、清初发明火器“连珠铳”和主持铸造威远将军炮的戴梓,得不到朝廷重视,仅授翰林院侍讲一个散职,后竟因人进谗而被充军关外。
6、斩立决应该是不会的,秋后问斩也不太可能,我估摸着,很可能是充军或者流放。
7、到后来,杨六郎充军云南,皇帝赐他自尽时,任堂惠为了保护国家栋梁,竟然李代桃僵,自刎剑下。
8、所谓十族,外加门下学生,连坐被杀者达八百七十三人,其他外亲之发配充军者高达千余人,时称瓜蔓抄是也。
9、爷,咱家跟那些士子们不一样,他们有功名在身,就算犯了混事,顶多就是刺配充军或者发配千里,可要是平头老百姓乱说,那是要杀头的啊。
10、今年10月,在武汉打拼的30岁女子阿颖向江岸公安分局二七派出所举报,江苏男子刘某冒充军人,与她谈朋友为名,骗了她20万元后失踪。
充军的相关词语
【充军】的常见问题
-
充军的拼音是什么?充军怎么读?
答:充军的拼音是:chōng jūn
点击 图标播放充军的发音。 -
充军是什么意思?
答:充军的意思是:古时遣发罪犯到远地服役,称为「充军」。
-
充军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充军的近义词是: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