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 guān

拼音
jīng guān
注音
ㄐㄧㄥ ㄍㄨㄢ

京官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京官jīng guān

  1. 中国古代一般称属于中央系统的官员为京官以别于地方官及差遣出外之官。唐代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以下都称为京官

    capital officials;

引证解释

  1. 指在京师任职的官员对地方官而言。

    《北齐书·崔劼传》:“世门之胄,多处京官,而 劼 二子 拱 撝 并为外任。”
    唐•贾岛 《和刘涵》诗:“京官始云满野人依旧閒。”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二:“﹝大哥﹞ 宣统 二年(1910年)在 北京 考上了法科举人得到了七品京官"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14cdf51e91>小京官的头衔分发在法部衙门里行走。”

  2. 宋 代特指不能参预朝谒的京师官员。

    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唐 自相辅以下皆谓之京官,言官於京师也。其常参者曰常参官未常参者曰未常参官。国初以常参官预朝謁故谓之升朝官,而未预者曰京官。”

国语辞典

京官jīng guān

  1. 在京师任职的官员。

    《北齐书·卷四二·崔劼传》:「世门之胄,多处京官,而劼二子拱、㧑并为外任。」
    唐·贾岛〈和刘涵〉诗:「京官始云满,野人依旧闲。」

  2. 职官名。宋代不能参预朝谒的京师官员。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唐自相辅以下皆谓之京官,言官于京师也。其常参者曰常参官,未常参者曰未常参官。国初以常参官预朝谒,故谓之升朝官,而未预者曰京官。」

网络解释

京官

古代一般称中央系统的官员为京官,以别于地方官和差遣外出之官。宋代指不经常列班上朝、职务较轻之官为京官,而以常参官为升朝官。

京官的字义分解

  • 京 [ jīng ] 1.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 京城。京都。京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京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京剧。京师(首都的旧称)。京绣。京菜。 2. 大。 3.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 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京族。 5. 姓。

  • 官 [ guān ]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 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 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 感官。器官。五官。官能。 4. 姓。

京官造句

1、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北京官员的言论最近均由吹冷风改为吹暖风。

2、京官的人情礼数太多,外官的馈赠和印结银又都是有限的,许多出身贫寒的京官在无奈之下,只好进行借贷,大多数京官都有过长期的借贷史。

3、当时制度规定,每个京官都可依品秩高低,配给勤务员、伙夫、马夫、门卫、抄写员等皂役,如果不要这些人员的话,可以折算成工食银归己有。

4、他的儿子已经捐了京官,明年是乡试,他此刻已经到京里去买关节,一旦中了举人,那还了得,只怕地方官也要让他三分!到了那时,怕他没有法子要你的田!

5、工厂里花园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把每一位员工视为企业生态圈中不可或缺的“长青林企业文化”等等,令到访的北京官员赞不绝口。

6、唐代官员的俸钱中不但有生活费,还包括办公费,总的趋势是数额不断增加,而且地方官的俸钱高出京官

7、据*弯中时电子报报道,台胞证免签注政策7月1日上路,台旅会驻京官员认为,相较过去繁复手续,带来很大便利,且大陆对台一直朝更放宽方向。

8、此处落梅风以前办案时曾经来过,依稀记得园子主人姓徐,祖上曾做过几任京官,后来获罪抄家,全家被戍,园子因此荒置,已有多年。

9、由拔贡生礼部七品小京官应光绪元年顺天乡试中试,由举人礼部额外主事考取军机章,一应光绪六年会试,恭应殿试。

10、因为是皇后诞辰,除了百官来称贺,四品以上的京官夫人,成年子女,妃嫔的姊妹,名家妇女照例也要向皇后称贺,由皇后赐礼,使百僚能一沐福泽。

京官的相关词语

【京官】的常见问题

  1. 京官的拼音是什么?京官怎么读?

    答:京官的拼音是:jīng guān
    点击 图标播放京官的发音。

  2. 京官是什么意思?

    答:京官的意思是:①.在京师任职的官员。②.职官名。宋代不能参预朝谒的京师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