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去 秋 波
- 拼音
- lín qù qiū bō
- 注音
- ㄌㄧㄣˊ ㄑㄩˋ ㄑㄧㄡ ㄅㄛ
- 词性
- 成语
- 繁体
- 臨去秋波
临去秋波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临去秋波
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国语辞典
临去秋波
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的明澈。临去秋波指临别时的媚眼。
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临走之前给人好处。
例如:「他出国前临去秋波请大伙大吃一顿。」
临去秋波的字义分解
-
临
临 [ lín ] 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 如 照临。临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2. 到,来。 如 光临。莅临。亲临。 3. 遭遇,碰到。 如 临时。面临。 4. 挨着,靠近。 如 临近。临街。临终。临危。临阵磨枪。 5. 照样子摹仿字画。 如 临摹。临帖。临写。 6. 旧时指帝王上朝。 如 临朝。临政。 7. 姓。
-
去
去 [ qù ] 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 如 去处。去路。去国。 2. 距离,差别。 如 相去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 如 去年。去冬今春。 4. 除掉,减掉。 如 去掉。去皮。去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 如 他去男主角。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 如 上去。进去。 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 如 信步走去。 8. 汉语四声之一。 如 去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
秋
秋 [ qiū ] 1. 一年的第三季。 如 秋季。秋景。秋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秋波(喻美女的眼睛)。三秋(①指秋收、秋耕、秋播;②指三年)。秋高气爽。 2. 庄稼成熟的时期。 如 麦秋。 3. 指一年。 如 千秋万代。 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5.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 6. 姓。
-
波
波 [ bō ] 1. 水面振荡起伏的运动。 如 波浪。波涛。波澜。波光。波纹。波荡。推波助澜。波及(影响到,牵涉到)。 2. 物理学上指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能量递进的一种形式。 如 电波。光波。超声波。波长。波段。波速。波谱。
临去秋波造句
1、只因临去秋波转,惹起春心不肯休。
2、苏贞昌临去秋波给小英穿小鞋。
3、十一、一场“康芮”轻台风造成*弯中南部惨重灾情,随后临去秋波甩尾北上的豪大雨,又重创基隆。
4、毕竟这可不比立场相左的政敌,小佐古是他延揽入阁,任期如此短,而且临去秋波时炮声轰隆,让他难堪至极。
5、神似醉非醉,令人有点朦胧而奇妙的感觉,所谓回眸一笑或临去秋波,叫人心荡意牵!笙歌不由得看呆了。
6、阿扁执政让*弯人民过了八年的苦日子,但他们一家享受特权、吃香喝辣的不说,还要临去秋波,打算下台后到国外当寓公寓婆。
7、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不同,前者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出尘之美,后者则是临去秋波那一转的明媚妖娆。
8、据台媒报道,扁政府即将在520下台,今天很可能是张俊雄最后一次在“立法院”做施政报告,张俊雄却临去秋波,多次脱稿批评“立法院”,似有全面开战的意味。
9、如果我们分析剧本,不是光像看小说那样看,而是作为舞台演出来看,这个临去秋波一转就不得了了。
10、气象部门长期预报课课长贾新兴表示,依往年经验,梅雨季快结束时的降雨会特别厉害,这几天就像它“临去秋波”。
临去秋波的相关词语
【临去秋波】的常见问题
-
临去秋波的拼音是什么?临去秋波怎么读?
答:临去秋波的拼音是:lín qù qiū bō
点击 图标播放临去秋波的发音。 -
临去秋波是什么意思?
答:临去秋波的意思是:①.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的明澈。临去秋波指临别时的媚眼。②.临走之前给人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