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 寇
- 拼音
- wō kòu
- 注音
- ㄨㄛ ㄎㄡˋ
- 词性
- 名词
倭寇的意思
词语解释
倭寇
指元末到明中叶多次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强盗。
英Japanese pirates;
引证解释
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我国和 朝鲜 沿海地区的 日本 海盗。抗日战争期间我国人民亦用以称 日本 侵略者。
引明•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亦使 浙 直 诸军士因之习於海战 倭 寇之来,可以截流而御之。”
《明史·外国传三·日本》:“有捕 倭 寇数十人至京者廷臣请正法。”
郁达夫 《游于山戚公祠》诗:“但使南疆猛将在不教 倭 寇渡江涯。”
老舍 《四世同堂》第二部五十:“这仙境中的主人已换上了杀人不眨眼的 倭 寇;那仙姿逸态又有什么用呢?”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诗:“东进杀 倭 寇举世惊风雷。”
国语辞典
倭寇
明初日本海盗侵扰我国沿海各省,时人称之为「倭寇」。
引《明史·卷三二二·外国传三·日本传》:「有捕倭寇数十人至京者廷臣请正法。」
《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传说倭寇一路放火杀人官军不能禁御。」
网络解释
倭寇 (十三至十六世纪的海盗)
倭寇(わこう),是指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倭寇初时仅为九州沿海一带的名主、庄官等阶层及失业人民14世纪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在长期战乱中失败的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劫掠中国与朝鲜沿海地区。因中国古籍称日本为倭国故称倭寇。晚清时期,在光绪皇帝的上谕中也大量使用“倭寇”指称日军衍生出倭军、倭兵、倭炮、倭廷等词。
从洪武时起明朝致力于加强海防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军于辽东望海埚全歼来侵之倭此后海防较为平静。嘉靖以后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在封建诸侯支持下日本海盗与中国海盗王直、徐海等勾结一起在江浙、福建沿海攻掠乡镇城邑明朝东南倭患大起。明廷多次委派官吏经营海防但因朝政腐败而难有成效。嘉靖后期将领戚继光俞大猷等先后平定江浙、福建、广东倭寇海盗,倭患始平。
倭寇的字义分解
-
倭
倭 [ wō ] 1. 古代对日作战时称日本为倭。 如 倭奴。倭寇。倭刀。 倭 [ wēi ] 1. 古同“逶”,逶迤。
-
寇
寇 [ kòu ] 1. 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 如 盗寇。贼寇。 2. 侵略者来侵犯。 如 寇边。 3. 姓。
倭寇造句
1、国仇家恨勿须提,白山黑水皆铭记。倭寇铁蹄常入梦,波澜一地泪痕湿。重温“九?一八”这段惨痛的历史,我们从中思索和悟出了:“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
2、吃吧,常风传令全军养精畜锐,待明日出兵围剿倭寇。
3、戚继光率领他的戚家军百战百胜,驱除了倭寇。
4、嘉靖三十二年,俞大猷率精兵夜袭普陀山倭寇老营,重创倭寇,又在王江泾歼灭倭寇两千人。
5、明朝,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侵扰猖獗,荼毒生灵;朝廷多次调兵遣将,仍难平倭,至使倭乱危及长江腹地。
6、该片讲述明朝嘉靖年间,戚继光带领的戚家军转战浙江、福建等地清剿倭寇的故事,是国内首部“中国梦”主题三维英雄热血动画片。
7、沿路一直追到哈慈西巴,山脚下,混合花味和忽然出现的血迹,打消了诸位将领占山为王沦为倭寇的念头。
8、混账!如今四海承平哪里来的倭寇?你少在这里胡咧咧,小心你的脑袋!
9、后神宗上位,倭寇肆起,臣于此而奉命讨贼,未负天下人之望,请章学鸣出山刺倭贼,贼首亡贼内自乱,臣讨贼有功,先帝封臣为征夷将军。
10、堪叹虹桥富庶区,商民蜂聚溢满衢;讵经倭寇横行后,变作流亡一幅图。
倭寇的相关词语
【倭寇】的常见问题
-
倭寇的拼音是什么?倭寇怎么读?
答:倭寇的拼音是:wō kòu
点击 图标播放倭寇的发音。 -
倭寇是什么意思?
答:倭寇的意思是:明初日本海盗侵扰我国沿海各省,时人称之为「倭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