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o tóu

拼音
shāo tóu
注音
ㄕㄠ ㄊㄡˊ
繁体
梢頭

梢头的意思

词语解释

梢头shāo tóu

  1. 树枝的顶端。

    月上柳梢头。

    the tip of a branch;

  2. 原木的细端。

    top log;

  3. 〈方〉:末尾;尽头。

    市镇梢头

    end;

引证解释

  1. 树枝的顶端。

    唐•高骈 《锦城写望》诗:“不会人家多少锦春来尽挂树梢头。”
    宋•欧阳修 《生查子》词:“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仰天号哭破咽喉更那堪树梢头阴风不住吼。”
    《水浒传》第一回:“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

  2. 尽头处。

    《水浒传》第三二回:“二人出得店来行到市镇梢头,三岔路口, 武行者 下了四拜。”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这铁工场雄健的镇压在市的东梢头。”

  3. 指船尾。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开了船 唐卿 举目向梢头一看,见那持檝的,吃了一惊。”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欲待调他一二句话碍着他的父亲同在梢头行船恐怕识破。”

国语辞典

梢头shāo tóu

  1. 树木的末梢。

    唐·杜牧〈赠别〉诗二首之一:「娉娉褭褭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宋·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词:「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2. 尽头。

    金圣叹删本《水浒传·第三二回》:「二人出得店来,行到市镇梢头,三岔路口武行者下了四拜。」

网络解释

梢头

梢头》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树枝的顶端。

梢头的字义分解

  • 梢 [ shāo ] 1. 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 树梢。末梢。梢头。梢林。 2. 末尾。 眉梢。收梢。 3. 古代奏乐时拿的竿子。 4. 古同“艄”,船舵尾。 梢 [ sào ] 1. 像圆锥体的形状。 2. 柱形物体的横剖面向一端面逐渐缩小的形式。

  • 头 [ tóu ]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 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 留头。剃头。 3. 物体的顶端。 山头。笔头。两头尖。 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 从头儿说起。头绪。 5. 物体的残余部分。 布头儿。 6. 以前,在前面的。 头三天。 7. 次序在前,第一。 头等。头生。 8. 首领。 头子。头目。 9. 方面。 他们是一头的。 10. 临,接近。 头睡觉先洗脸。 11. 量词,多指牲畜。 一头牛。 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 三头五百。 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 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梢头造句

1、太阳落山了,它那分外的强光从树梢头喷射出来,将白云染成血色,将青山染成血色。

2、一缕白云像轻纱一样,被晨风徐徐吹送,从一片松林的梢头上飘来,到了那吹笛姑娘的头上停住,似乎低回留恋,不忍离去;过了一会,忽然散开,飘飘上升。溶进又深又篮的天空。

3、枝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4、天上鹊桥见,人间今宵圆。月上林梢头,人约黄昏后。七夕鹊桥见,情谊两绵绵。无语相见事,尽在不言中。

5、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朱淑真

6、春风吹绿柳梢头,忙碌之余去旅游,幸福快乐小三口,恩爱甜蜜似水流,莫要在外停太久,老人膝下常问候。感恩多福又多寿,家和工作也顺手。立春快乐。

7、中秋寄思念,游子离乡远,思乡愁淡淡;中秋赏明月,月上柳梢头,情浓爱浪漫;中秋食月饼,滋味香又甜,饼圆人更圆。中秋佳节美,万家团聚欢!

8、她望羞了星星,也忘羞了上弦月轻倚柳梢头

9、月下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我还是在沐苑等你。

10、朝阳从柳梢头悄悄探出了脸,胭红璀璨,将波光粼粼的河面铺满,这条河顿时就似蒙上了一层锦缎,旖旎妖娆。

梢头的相关词语

【梢头】的常见问题

  1. 梢头的拼音是什么?梢头怎么读?

    答:梢头的拼音是:shāo tóu
    点击 图标播放梢头的发音。

  2. 梢头是什么意思?

    答:梢头的意思是:①.树木的末梢。②.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