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九
- 拼音
- chóng jiǔ
- 注音
- ㄔㄨㄥˊ ㄐㄧㄡˇ
重九的意思
词语解释
重九
即重阳阴历九月九日。
英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9th day of the 9th lunar month);
引证解释
指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重阳。参见“重阳”。
引晋•陶潜 《九日闲居》诗序:“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
唐•文丙 《牡丹》诗:“不同寒菊舒重九只拟清香泛酒卮。”
明•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初九日……是日为重九高风鼓寒,以登高之候。”
闻一多 《红烛·忆菊》:“那祖国底登高饮酒的重九不又是你诞生底吉辰吗?”
国语辞典
重九
农历九月九日。参见「重阳节」条。
引南朝梁·王筠〈摘园菊赠谢仆射举〉诗:「重九惟嘉节抱一应元贞。」
网络解释
重九
重九,节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重九的字义分解
-
重
重 [ zhòng ] 1.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 如 重负。重荷。重量(liàng )。重力。举重。负重。 2. 程度深。 如 重色。重病。重望。重创。 3. 价格高。 如 重价收买。 4. 数量多。 如 重金聘请。眉毛重。重兵。 5. 主要,要紧。 如 重镇。重点。重任。重托(国家重大的托付)。重柄。 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 如 重视。尊重。器重。隆重。 7. 言行不轻率。 如 慎重。自重。 重 [ chóng ] 1. 再。 如 重复。重申。重版。重沓(重复繁冗)。重阳。重逢。 2. 〔~庆〕地名,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 3. 层。 如 重叠。重霄。重洋。重唱。重峦叠嶂。
-
九
九 [ jiǔ ]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 如 九归。 2. 泛指多次或多数。 如 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重九造句
1、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祝您长寿健康吉祥!
2、我们这一次秋游,倒应了重九登高的旧俗。
3、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4、十二、赵犀身高一米九,体重九十一点五公斤,真正是虎背熊腰魁梧壮实,板寸头加上身穿军绿T恤,也难怪会让别人产生误会。
5、这里是六朝时期章安士绅游乐的最佳去处,并且逐渐形成了以每年重九为“菊酒之辰”的宴游习俗。
6、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碧玉连环八面山,山中亦有行人路。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天风飘香不点地,千片万片绝尘埃。我来正当重九后,笑把烟霞俱抖擞。明朝指袖出紫微,壁上龙蛇空自走。李白
7、古时登高源于“避祸”,如今在秋高气爽的日子,登山成为人们运动健身、感受自然的传统活动,不少地方的重九登高节还吸引众多游人前往。
8、以后几年的重阳节前有关部门都做足应急准备,还在节后把工厂里凡是在重阳节当天请假的年青职工登记在案,似乎在重九登高的年青人都是偷渡分子或者有偷渡倾向。
9、其後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於列国之君。
10、石蝎子用肩膀轻撞一下赵重九,指着远处催赶尸兵上山的驱尸道人说道。
重九的相关词语
【重九】的常见问题
-
重九的拼音是什么?重九怎么读?
答:重九的拼音是:chóng jiǔ
点击 图标播放重九的发音。 -
重九是什么意思?
答:重九的意思是:农历九月九日。参见「重阳节」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