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骨 文
- 拼音
- jiă gǔ wén
- 注音
- ㄐㄧㄚˇ ㄍㄨˇ ㄨㄣˊ
- 词性
- 名词
甲骨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甲骨文
殷朝和周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多为占卜记录。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下来的。
英inscription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 of the Shang Dynasty [16th—11th century B.C.;
引证解释
古汉字书体之一种。 殷 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并将占卜之内容用当时书体刻在甲骨之卜兆旁。这种文字距今已三千多年被称为甲骨文。 清•末发现于 河南 安阳。1899年 王懿荣 认定为 殷商 文字从事收集。经 清 末及近现代学者相继研究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至今发现的甲骨有十万片以上文字约四千五百个,为学者所识者有三分之一。其基本字形结构与后世汉字相一致是汉字的较早书体。
引郭沫若 《今昔集·论古代社会》:“殷 代尚相当原始对于鬼神有深厚的信仰。逢到一件事情就卜兆问神,更将卜问所得书刻在牛胛骨上或龟甲上,故称甲骨文。甲骨文和公文一样有一定的格式。内容大概是祭事、田猎、风雨、战争、疾病之类。”
国语辞典
甲骨文
商代人占卜时刻于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陆续发现为中国有实物可证的最早文字。
网络解释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的字义分解
-
甲
甲 [ jiǎ ]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 如 甲子。花甲(六十岁的人)。 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 如 甲等。 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 如 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同进士出身”)。 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 如 盔甲。甲兵。甲士。 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 如 甲板。装甲车。 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 如 龟甲。 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如 指甲。 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如 保甲。甲长。 9. 植物果实的外壳。 如 甲坼(外表裂开)。 10. 古同“胛”,肩胛。
-
骨
骨 [ gǔ ]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 如 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 如 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 如 骨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 如 侠骨。骨气。 骨 [ gū ] 1.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碌〕滚动(“碌”读轻声)。
-
文
文 [ wén ]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 如 灿若文锦。 2. 刺画花纹。 如 文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 如 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 如 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 如 文化。文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如 天文。水文。 7. 旧时指礼节仪式。 如 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 如 文质彬彬。 9. 温和。 如 文火。文静。文雅。 10. 指非军事的。 如 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如 文言。文白间杂。 12. 专指社会科学。 如 文科。 13. 掩饰。 如 文过饰非。 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 如 一文不名。 15. 姓。
甲骨文造句
1、清末,学者孙诒让精研经学和甲骨文,被誉为“有清三百年朴学之殿”、甲骨文研究的开山鼻祖。
2、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是清朝在河南安阳发现的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3、等咱中国将来有钱了,全让外国人考中文四级,用毛笔作答,再难点发把刀刻甲骨文,论文的名字是论三个代表,考听力时放周董的歌,口试就考唱京剧.
4、惹急了一人一把刀一个龟壳,刻甲骨文!
5、RightNow从甲骨文得到的报价非常优惠,我认为不会有其他公司来抢亲.不会再有这样的估值了.
6、本文件服务为指导,甲骨文公司制造的前置作业时间.
7、甲骨文甚至公开提出“脱离SaP”的计划与对手争抢客户,对手SaP居然也安之若泰。
8、这青铜鼎有三足两耳,鼎内部有闪闪发金光的甲骨文字,而且变幻莫测,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
9、而“奚”字本身则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一般解释为“梳辫子的人”,当时把女奴称作“奚”,而用“隶”指**。
10、花花自然不会放过显露自己的机会,她如法炮制地指印甲骨文字体,片刻便依次游走完毕。
甲骨文的相关词语
【甲骨文】的常见问题
-
甲骨文的拼音是什么?甲骨文怎么读?
答:甲骨文的拼音是:jiă gǔ wén
点击 图标播放甲骨文的发音。 -
甲骨文是什么意思?
答:甲骨文的意思是:商代人占卜时刻于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陆续发现,为中国有实物可证的最早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