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枝
- 拼音
- zhú zhī
- 注音
- ㄓㄨˊ ㄓ
竹枝的意思
词语解释
竹枝
竹子的小枝。
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引证解释
竹子的小枝。
引唐•杜甫 《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刘沧 《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引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金陵 纪青 ……女名 映淮字 阿男,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 谢 女雪飞香。’”朱自清•《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人所作,皆言 蜀 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网络解释
竹枝
竹枝:汉语名词
竹枝:词牌名称
竹枝 (汉语名词)
词语解释
竹子的小枝。唐杜甫《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唐刘沧《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竹枝的字义分解
-
竹
竹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 如 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 如 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
枝
枝 [ zhī ] 1.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 如 树枝。枝干(gàn )。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 2. 量词,指杆形的。 如 一枝铅笔。 3. 古同“支”,支持,分支。 枝 [ qí ] 1. 古同“歧”,岔。
竹枝造句
1、春天的雨是柔和的,只见春雨在竹枝竹叶上跳动着。那雨时而直线滑落,时而随风飘洒,留下如烟如雾如纱如丝的倩影,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铉上跳动的音符,奏出美丽的旋律。
2、竹枝词(一)(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3、而把二人的竹枝词进行对比,又可以发现他们的竹枝词的语言特点也不尽相同,王初桐在竹枝词的外在形式上比起王象春的竹枝词更为严谨。
4、和他们的近体诗相比,竹枝词在韵脚的使用上比较严格,但在平仄和对仗上就比较自由,不受近体诗的束缚。
5、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
6、青青这才放下心来,跟随在林哲身边,不时用手中的竹枝打扫斑竹之间的蜘蛛网,还帮林哲将掉落地上的枯竹叶用竹筢子扒拢到一起,方便林哲装篓。
7、《巴渝舞》和《竹枝歌》是賨人文化的代表作,这种瑰丽的艺术形式在千年宕渠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8、小菊到今年已经十四岁了,但是她的身体长得不高,手臂依然那么细小,颧骨照旧凸出,十个指头像一束枯竹枝,仿佛一折就会折断似的;因为她十分消瘦,所以看起来她的身体轻飘飘的。
9、芳瑶,你叫几个宫人,把这些画儿用竹枝扎个纸鸢,缠上线,追着风放上天。
10、巡游队用长竹枝挑着灯笼浩浩荡荡前行,行经之地,百姓们燃起松枝、放起烟花、点起百子炮,好不热闹。
竹枝的相关词语
【竹枝】的常见问题
-
竹枝的拼音是什么?竹枝怎么读?
答:竹枝的拼音是:zhú zhī
点击 图标播放竹枝的发音。 -
竹枝是什么意思?
答:竹枝的意思是:①.竹子的小枝。②.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③.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