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 wěn

拼音
kǒu wěn
注音
ㄎㄡˇ ㄨㄣˇ
词性
名词
近义词
口气 语气

口吻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口吻kǒu wěn

  1. 嘴唇;嘴。

    lip; mouth;

  2. 某些动物头部向前突出的部分。

    muzzle; snout;

  3. 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

    玩笑的口吻

    tone;

  4. 口音;腔调。

    听你说话分明是天津口吻

    accent;

引证解释

  1. 亦作“口脗”。

  2. 嘴唇;嘴。

    晋•成公绥 《啸赋》:“随口吻而发扬假芳气而远逝。”
    唐•刘禹锡 《上中书李相公启》:“言出口吻泽濡寰区。”
    清•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法》:“口脗两角暨胸前有涎滴。”

  3. 腔调;口音。参见“口音”。

    清•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凡作传奇不宜频用方言令人不解。近日填词家见花面登塲悉作 姑苏 口吻,遂以此为成律。”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听你説话分明是京都口吻。”

  4. 口气。参见“口气”。

    邹韬奋 《谁的遗憾?》:“这似乎不像是互表歉意的口脗吧。”
    茅盾 《昙》五:“父亲的口吻开始严厉了虽然最后一句的调子又转为柔和。”

国语辞典

口吻kǒu wěn

  1. 口。

    《文选·成公绥·啸赋》:「随口吻而发扬假芳气而远逝。」
    唐·刘禹锡〈上中书李相公启〉:「言出口吻,泽濡寰区。」

  2. 说话的语气及措辞。

    《红楼梦·第二二回》:「袭人见这话不是往日口吻因又笑道:『这是怎么说?』」

    口气

  3. 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听你说话,分明是京都口吻。」

网络解释

口吻

1. 嘴唇;嘴。

2.某些动物头部向前突出的部分。

3. 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

玩笑的口吻

4. 口音;腔调。

听你说话,分明是天津口吻

5.口气。

例如:(1)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训诫她。——《小草和大树》

(2)几个朋友用嘲弄的口吻问他是否还想去那个山洞走一趟——《汤姆索亚历险记》

口吻的字义分解

  • 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口子。

  • 吻 [ wěn ] 1. 嘴唇。 吻合(意见、看法完全相同)。 2. 用嘴唇接触表喜爱、亲热。 接吻。吻别。 3. 动物的嘴。

口吻造句

1、他没抬眼皮,用平稳的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口吻说:"请上级考虑,派我到这个工厂去吧!"。

2、领导用婉转的口吻批评我没把前几天新指示的要点写进去。

3、1860年,共和党及其总统候选人林肯对农奴制的口吻是犹豫的.

4、无论写的是什么样的题目,皆字出之以嬉笑怒骂,引车卖浆之流的语气,和村妇骂街口吻,都成为散文的正则。

5、萨瑟兰以一种沮丧的严肃口吻猜测道,购物者开始放弃酒店,选择待在家里的沙发上。

6、她赋予所有角色复杂的色彩,所以虽然我们从斯各特那可爱的口吻中知道芬奇家很痛恨种族主义,但是我们却不能忘记斯各特和她的家庭因为是白人而获益。

7、我一直认为悲伤或善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我已经小心谨慎,注意有限地提到它们,如不加控制纵容其铺漫甚至有意蓄养是可羞耻的。倒是快乐值得骄傲,甚至不介意以夸耀的口吻,表露那些哪怕是无来由的快活与振奋的、坚不可摧的时刻。我为能够快乐的能力和使我的快乐的所有人和事骄傲。顾湘

8、有心人想必能察觉,个别小学生嚷出的这些有违常情常理的狠话,在很大程度上不像出自孩子之口,而更似成*的口吻

9、听着惠彩依盛气凌人的口吻,林郁悠差点没把肺气炸,但现在确实只有肖菱一个买家,他怕股票变得分文不值,只能忍气吞声了,忙问道:“好,你说哪里?”。

10、陆逐虎听他小鸟依人的口吻,不禁打了个寒战,连忙把他拖到一边,让他好好喘口气。

口吻的相关词语

【口吻】的常见问题

  1. 口吻的拼音是什么?口吻怎么读?

    答:口吻的拼音是:kǒu wěn
    点击 图标播放口吻的发音。

  2. 口吻是什么意思?

    答:口吻的意思是:①.口。②.说话的语气及措辞。③.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

  3. 口吻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口吻的近义词是:口气 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