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óng zhāng

鸿

拼音
lǐ hóng zhāng
注音
ㄌㄧˇ ㄏㄨㄥˊ ㄓㄤ

李鸿章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李鸿章lǐ hóng zhāng

  1. 清末洋务派和淮军首领。安徽合肥人。投靠曾国藩编练淮军。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先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1870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清廷军事、经济、外交大权。19世纪60年代起提倡“自强求富”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并建立北洋海军。在对外交涉中一贯妥协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鸿章的字义分解

  • 李 [ lǐ ]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 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2. 姓。 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 鸿

    鸿 [ hóng ] 1. 大雁。 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2. 大。 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 3. 指书信。 来鸿。 4. 姓。

  • 章 [ zhāng ] 1. 歌曲诗文的段落。 章节。章句。乐章。章回体。顺理成章。断章取义。 2. 条目,规程。 章程。章法。简章。党章。约法三章。 3. 修理。 杂乱无章。 4. 花纹,文采。 黑质而白章。 5. 戳记。 图章。盖章。 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 袖章。领章。徽章。像章。 7. 奏本。 奏章。本章。 8. 同“彰”,彰明。 9. 姓。

李鸿章造句

1、1894年春,孙中山在这里草拟《上李鸿章书》,希望他接纳其“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宏图伟略。

2、事实上,正是由于北洋防务比较可靠,法国人确实也不敢与李鸿章直接对阵,便避实就虚,将攻击目标选在福建水师。

3、李鸿章辨析利害说,“各国通商以来,中国沿海、沿江之利,尽为外国商轮侵占”。

4、李鸿章是个值得细读的历史人物,他自称为裱糊匠,看了这本书,对他在那个时代的尴尬以及他与时代的关系,会有更多的认识。

5、李鸿章另一个寄予希望的是沙俄,这是个前门拒狼后门进虎的险招,背后的秘密谈判仍在紧张进行。

6、剧中签定《辛丑条约》时,李鸿章对奕。

7、李鸿章在淮军已经出征苏南、饷项同样紧张的情况下,仍在一个月左右凑足六万两及时送去,使曾国藩发出“枯旱得雨,众苗勃兴,感荷何极”的感谢之辞。

8、23日光绪谕令李鸿章“倘倭兵逼近,已露交仗之迹,则衅开自彼,立即整军奋击,不可坐失机宜”。

9、沈葆桢主持福州船政;李鸿章经营忠洋海防,均黾勉从事,成效可观。

10、一百十九、当然,弱国无外交,李鸿章无论怎样努力,不管采取多少纵横捭阖、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法,皆不可改变这种格局。

李鸿章的相关词语

【李鸿章】的常见问题

  1. 李鸿章的拼音是什么?李鸿章怎么读?

    答:李鸿章的拼音是:lǐ hóng zhāng
    点击 图标播放李鸿章的发音。

  2. 李鸿章是什么意思?

    答:李鸿章的意思是:清末洋务派和淮军首领。安徽合肥人。投靠曾国藩,编练淮军。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先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1870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清廷军事、经济、外交大权。19世纪60年代起,提倡“自强求富”,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并建立北洋海军。在对外交涉中,一贯妥协,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有《李文忠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