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 治
- 拼音
- lì zhì
- 注音
- ㄌㄧˋ ㄓˋ
吏治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吏治
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例澄清吏治。
英administration (good,bad) of officials;
引证解释
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引《史记·酷吏列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斲雕而为朴网漏於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姦,黎民艾安。”
唐 张籍 《祭退之》诗:“学无不该贯吏治得其方。”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我便和他谈些官场事情问些 苏州 吏治。”
欧阳山 《三家巷》四:“当下有人主张刷新吏治有人主张改选国会。”
国语辞典
吏治
官吏治事的成绩。
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繁刑严诛吏治深刻,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汉书·卷八·宣帝纪》:「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
网络解释
吏治
吏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lì zhì。是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史记·酷吏列传序》、《汉书.卷八.宣帝纪》等书均有相关记载。
吏治的字义分解
-
吏
吏 [ lì ] 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 如 吏治。官吏。 2. 旧指小公务员。 如 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
治
治 [ zhì ] 1. 管理,处理。 如 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 2. 整理。 如 治河。治水。 3. 惩办。 如 治罪。处(chǔ)治。 4. 医疗。 如 治病。治疗。医治。 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 如 治蝗。治蚜虫。 6. 从事研究。 如 治学。治史。 7. 安定。 如 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 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 如 府治。治所。 9. 姓。
吏治造句
1、他在任内整顿吏治,轻徭薄赋,捐俸修建文庙,倡设社学,革除陋规,破除异端邪说,遇上抗洪抢险,还亲自背着沙包冲上一线,赢得了*弯人民的敬重。
2、西汉黄霸任颍川郡太守,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视农桑,施行教化,吏治清明,道不拾遗,皇帝因此下诏称黄霸是良吏中的最优秀者。
3、他有权向雍正打小报告,把诸如内外官员的优劣、有关国家吏治民生的利弊兴革等事,随时上奏。
4、当考核、问责体系“网漏吞舟”,对缺岗听之任之,吏治注定会处于失序状态。
5、下车伊始,考试观风,发策问弊,严察吏治,尊贤任能,革除贪墨,雷厉风行。
6、在直隶巡抚任内,李光地整顿吏治、减轻税赋、赈济灾黎、解决旗汉矛盾等,做出显著成绩。
7、然而,假如吏治不严,纪律涣散,法纪废驰,那就一定会成为主流。
8、言官的职能主要是进行谏诤和封驳,纠举百官,肃清吏治。
9、澄清吏治,裁割陋规,整饬官方,严惩贪墨,实为千载一时,彼时居官,大法小廉,殆成风俗,贪冒之徒,莫不望风革面。
10、道光皇帝并非不知吏治的弊端,可是,面对日益衰败、百弊丛生的无奈,他只好掩耳盗铃,听之任之。
吏治的相关词语
【吏治】的常见问题
-
吏治的拼音是什么?吏治怎么读?
答:吏治的拼音是:lì zhì
点击 图标播放吏治的发音。 -
吏治是什么意思?
答:吏治的意思是:官吏治事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