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 林
- 拼音
- hàn lín
- 注音
- ㄏㄢˋ ㄌㄧㄣˊ
- 词性
- 名词
翰林的意思
词语解释
翰林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例翰林天台陶先生。——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英member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引证解释
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
引《晋书·陆云传》:“辞迈翰林言敷其藻。”
指文士。
引唐•杜甫 《宴胡侍御书堂》诗:“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
鸟栖之林。
引晋•潘岳 《悼亡诗》之一:“如彼翰林鸟双飞一朝隻。”
唐•柳宗元 《奉酬杨侍郎》诗:“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早上天。”官名。指翰林学士。参见“翰林学士”。
官名。指 唐•宋 翰林院官员。
官名。指 清 代翰林院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
指翰林院。
引唐•韩愈 《董公行状》:“﹝ 公 ﹞拜祕书省校书郎入翰林为学士。”
清•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近年馆课悉用朱阑大卷。先公入翰林时,尚是白摺也。”
国语辞典
翰林
职官名。唐宋为内庭供奉之官方技、杂流,亦待诏翰林。明清则为进士朝考后得庶吉士的称号。
形容文翰之多如林。
引《文选·扬雄·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
翰林的字义分解
-
翰
翰 [ hàn ] 1. 长而坚硬的羽毛。 如 理翩振翰。 2. 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 如 翰苑。翰墨(笔墨,借指诗文书画)。翰藻。
-
林
林 [ lín ] 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 如 树林。森林。林海。林薮(➊山林小泽;➋喻丛集的处所)。 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 如 书林。艺林。碑林。儒林。 3. 姓。
翰林造句
1、翰林画廊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参观指导,洽谈合作.
2、五代宰相的权力遭到枢密使、翰林学士和端明学士的侵夺和分割,受到极大限度的削弱。
3、她想,自从春月带着翰林那个野性难驯的外孙女回来以后,这几个月尽是灾难。
4、权力是个好东西,奸臣需要,忠臣、能臣更需要,唯有庸臣不需要。倘或无权在手,便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丈夫抱负如何伸展?无权在手,我师曾国藩无非一潦倒京官,鸿章亦无非一落魄翰林,蝇营狗苟,饱食终日。雪珥
5、帅承瀛的座师、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更是高兴,他当下让刘墉出面,以翰林院众同仁为名,召集翰林聚餐,以贺帅承瀛升迁。
6、翰林府第三敬履,蟾桂宫前四献花。
7、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有“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的评价,乾隆皇帝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对陈氏家族予以褒奖。
8、却说安公子自点了翰林,丢下书本儿,出了书房,只这等撒和了一向,早有他那班世谊同年,见他翩翩丰度,蔼然可亲,都愿意合他亲近。
9、本报15日讯由松北区政府主办,太阳岛风景区管理局和哈尔滨翰林汇雕塑艺术公司承办的太阳岛首届沙雕艺术展,今天在太阳岛开展。
10、到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为解决朝廷的财政困难,清翰林院编修陈泰初旧事重提,呈请寻找这笔财宝,并说曾亲眼看到彭山、眉山等地居民捞到遗弃的银子。
翰林的相关词语
【翰林】的常见问题
-
翰林的拼音是什么?翰林怎么读?
答:翰林的拼音是:hàn lín
点击 图标播放翰林的发音。 -
翰林是什么意思?
答:翰林的意思是:①.职官名。唐宋为内庭供奉之官,方技、杂流,亦待诏翰林。明清则为进士朝考后,得庶吉士的称号。②.形容文翰之多如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