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 德
- 拼音
- zhì dé
- 注音
- ㄓˋ ㄉㄜˊ
至德的意思
词语解释
至德
最高的道德;盛德。
引证解释
最高的道德;盛德。
引《易·繫辞上》:“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论语·泰伯》:“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史记·商君列传》:“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
南朝 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荀君 清识难尚, 钟君 至德可师。”
国语辞典
至德
大德,崇高伟大的德性。
引《论语·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采诗以显至德歌咏以董其文。」南朝陈后主的年号(西元583~584)。
唐朝肃宗的年号(西元756~758)。
网络解释
至德 (汉语词汇)
至德,汉语词汇。
拼音:zhì dé
释义:最高的道德;盛德。
至德的字义分解
-
至
至 [ zhì ] 1. 到。 如 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 2. 极、最。 如 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
德
德 [ dé ]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 如 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2. 心意,信念。 如 一心一德。 3. 恩惠。 如 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4. 姓。
至德造句
1、树至德于生前,流遗爱于身后。
2、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曾子
3、至德者遗弃物累,独占大道相依附,庸人迷惑自忧,内心积满好恶。
4、“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
5、杜甫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禄山占据的长安,作《哀江头》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6、安徽桐城,春秋时称“桐国”,唐至德二年改称桐城县,直到1996年桐城撤县设市。
7、日前,哥伦比亚队却在紧要关头取消了一场热身训练,因为该队队员的足球靴在从波兰至德国的途中不翼而飞。
8、联赛志愿者及未骑车的车友搭车到张江地铁站集合,骑车的车友请骑至德国中心,那里有人负责装车。
9、在诸如救火拯溺的危急时刻,不仅会失去救人的黄金时间,也会失去血性甚至德性。
10、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至德的相关词语
【至德】的常见问题
-
至德的拼音是什么?至德怎么读?
答:至德的拼音是:zhì dé
点击 图标播放至德的发音。 -
至德是什么意思?
答:至德的意思是:①.大德,崇高伟大的德性。②.南朝陈后主的年号(西元583~584)。③.唐朝肃宗的年号(西元756~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