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í dū
注音
ㄊㄧˊ ㄉㄨ

提督的意思

词语解释

提督tí dū

  1. 古代军队中官名明清时多为一省之最高武官。

    provincial commander-in-chief;

  2. 掌管督察。

    supervision by leaders;

引证解释

  1. 提调监督。

    宋•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先师实隶 安济坊坊元在 众安桥,迁於湖上亦未多年。今官府既无提督,纵多生全亦无以激劝。”
    《水浒传》第五六回:“汤隆 打起钩镰鎗的样子教山寨裡打军器的照着样子打造自有 雷横 提督。”
    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洗象》:“而锦衣卫自有驯象所专管象奴及象隻特命锦衣指挥一员提督之。”

  2. 官名。 明•时有提督京营戎政诸职多以勋戚大臣及太监充任。 清•时于重要省份设提督职掌军政统辖诸镇,为地方武职最高长官。亦用于武职以外官员。如 明•有提督会同馆主事、提督四夷馆少卿 清 有提督学政、提督四夷馆等职。其专用提督二字为官名者,则限于武职。参阅《明史·职官志五》《清通典·职官十六》《历代职官表·礼部会同四译馆·提督

国语辞典

提督tí dū

  1. 指挥监督。

    《水浒传·第五八回》:「便叫汤隆做铁匠总管提督打造诸般军器,并铁叶连环等甲。」

  2. 职官名。明代设置以勋戚大臣或太监充任。清代沿用,掌各省军政、统辖诸镇,为各道、省最高级的武官。

网络解释

提督

提督为武职官名,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提督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官阶从一品称得上封疆大吏。若以职能分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掌管区域达一至两省,数万平方公里甚至数十万平方公里。一般来说清朝共在中国各地设置12名陆路提督3名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就台湾而言台湾总兵或台湾镇所辖军队,通常属于福建陆路提督与福建水师提督所管辖。

提督的字义分解

  • 提 [ tí ] 1. 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 提壶。提灯。提篮。提包。提盒。提纲挈领。 2. 引领(向上或向前等)。 提心吊胆。提升。提挈。提携。 3. 说起,举出。 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议。提名。提案。提要。 4. 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 提审。提犯人。 5. 率领,调遣。 提兵。 6. 取出。 提取。提货。 7. 汉字笔形之一,即挑。 8. 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 油提。酒提。 9. 古代鼓名。 “师帅执提”。 10. 姓。 提 [ dī ] 1. 〔~防〕小心防备。 提 [ dǐ ] 1. 投掷。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 督 [ dū ] 1. 察看;监管。 监督。督办。督导。督察。督促。督师。督率(shuài )(亦作“督帅”)。督战。督学。 2. 责罚。 督过(督察责备)。督责。 3. 古代将官名。 都督。督邮。督护。总督。提督。督抚。

提督造句

1、雨门提督起身上岸,小岛不大,但是长满墨绿色的幽竹,蔚为大观。

2、倭军十二船,各员均见击沉彼七船,阵斩倭人提督,尸首已收敛,倭船快,炮亦快且多。

3、凡在京城内外旗籍,除世爵有世禄,得俸较丰,足赡身家,及各参领佐领本有职事俸禄,编入羽林军籍不计外,其余应请饬下九门提督照领粮户口,查明档册。

4、镇江、瓜洲,同一天克复,金陵指日可攻下,厚庵放任闽中提督,已去金陵会剿,准许他去折奏事,九江也指日可复。

5、甲午战败,前清组建新军,我北洋是武卫右军,而甘肃提督董福祥则为武卫后军,庚子国变后董福祥被革职永不叙用后,甘军便成一盘散沙。

6、西宁行营提督,与雷门世家大有渊源,出身低贱,被官场中人排斥,年纪还不到四十,浓眉阔口,一双眼珠里微微泛出古怪的黄光,十分猛鸷的相貌,精通兵法。

7、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发生,9月24日,九门提督署奉命到徐府抓人,正值徐致靖外出,但他一回家,就自行到刑部投案,毫不惊慌失措。

8、一直负责上南路出入口的志愿者管理工作,其间又承担起长清路出入口的志愿者管理工作和浦东5个出入口的巡岗工作,因而被志愿者们戏称为“九门提督”。

9、加提督衔任督练公所总参议,总办湖北的制皮、制毡、制呢诸厂事宜。

10、颜仪民的父亲毓泰,曾在九门提督江朝宗手下任职,他本人和江朝宗之子江宝仓关系不错。

提督的相关词语

【提督】的常见问题

  1. 提督的拼音是什么?提督怎么读?

    答:提督的拼音是:tí dū
    点击 图标播放提督的发音。

  2. 提督是什么意思?

    答:提督的意思是:①.指挥监督。②.职官名。明代设置,以勋戚大臣或太监充任。清代沿用,掌各省军政、统辖诸镇,为各道、省最高级的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