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 火
- 拼音
- fēng huǒ
- 注音
- ㄈㄥ ㄏㄨㄛˇ
- 词性
- 名词
- 近义词
- 烟火 战火 狼烟 点火 焰火 火食 人烟 烽烟
烽火的意思
词语解释
烽火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英signal fire; beacon-fire;
比喻战火或战争。
例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英flames of war;
引证解释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引《史记·周本纪》:“有寇至则举烽火。”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日击数牛饗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閒谍,厚遇战士。”
《三国志·魏志·陈泰传》:“遂进军 高城岭潜行,夜至 狄道 东南高山上多举烽火,鸣鼓角。”
《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因要取 褒姒 一笑向 驪山 之上,把与诸侯为号的烽火烧起来。”指战争、战乱。
引唐•杜甫 《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清史稿·张煌言传》:“十一年又自 吴淞 入 江,逼 镇江,登 金山 望祭 明太祖 陵。烽火达 江寧俄,退次 崇明。”
杨朔 《蓬莱仙境》:“再往后我离开家乡一连多少年烽火遍地又接不到家乡的音信不知道 婀娜 姐姐的命运究竟怎样了。”
国语辞典
烽火
兵乱。
引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近战火 狼烟 烟火
古时军队用来示警、传递军情的烟火。
引宋·陆游〈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词:「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网络解释
烽火 (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
烽火,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古代在边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通过山峰之间的烽火迅速传达讯息;古有周幽王为褒姒一笑博烽火戏诸侯而失信于天下导致周朝衰败的典故。
烽火 (汉语词汇)
烽火,汉语词汇。
拼音:fēng huǒ
释义:1、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2、指战争、战乱。
烽火的字义分解
-
烽
烽 [ fēng ] 1.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如 烽火( ➊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➋ 喻战争或战乱)。烽烟。烽燧。烽火台。烽鼓(烽火和战鼓,指战争)。
-
火
火 [ huǒ ]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 如 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 紧急。 如 火速。十万火急。 3. 指枪炮弹药等。 如 火药。火炮。 4. 发怒,怒气。 如 火暴。火性。 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 如 肝火。毒火攻心。 6. 形容红色的。 如 火红。火腿。 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 姓。
烽火造句
1、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2、像巨龙般腾越在崇山峻岭、沙漠戈壁的长城,是由城关、城墙、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是我国古代各地和各民族统治集团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它是两三千年来,由各族人民反复多次修筑而成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坚强意志,成为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项光辉灿烂的瑰宝。
3、竹报平安;不啻万金;战乱之中;尤其如是;从而孕育了少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
4、自古乱世出英雄,越是烽火连年、兵荒马乱之际,越是英雄豪杰辈出的年代,借一身豪气,执金戈铁马,闯中原腹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百战而不殆,成乱世枭雄。
5、位于西秀区的山脊上,有一个很大的烽火台。
6、天意弄人,江山动荡,烽火四起,举国遍地狼烟。
7、时逢乱世,烽火连天,五国十侯,欲问鼎中原。
8、五百年前的天下,正值七国争霸,大国之间征战不休,烽火连年,苍茫大地上血流成河,积骨如山,史称战国时代。
9、1937年10月,祖国大地狼烟滚滚,烽火遍地。
10、万国争雄,诸侯称王,烽火连年,战乱不断。
烽火的相关词语
【烽火】的常见问题
-
烽火的拼音是什么?烽火怎么读?
答:烽火的拼音是:fēng huǒ
点击 图标播放烽火的发音。 -
烽火是什么意思?
答:烽火的意思是:①.兵乱。②.古时军队用来示警、传递军情的烟火。
-
烽火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烽火的近义词是:烟火 战火 狼烟 点火 焰火 火食 人烟 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