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ăi bào

拼音
hăi bào
注音
ㄏㄞˇ ㄅㄠˋ
词性
名词
繁体
海報

海报的意思

词语解释

海报hăi bào

  1. 张贴起来或用其它办法分发出去的广告。

    bill; playbill; poster;

引证解释

  1. 预告戏剧、电影等文艺演出或体育等活动的招贴。

国语辞典

海报hăi bào

  1. 一种平面设计的广告。将图画与文字适当的安排在一画面上贴在街头或车厢内引起大家的注意以收宣传的效果。

网络解释

海报

海报这一名称最早起源于上海是一种常见的宣传方式。旧时海报是用于戏剧、电影等演出或球赛等活动的招帖。上海的人通常把职业性的戏剧演出称为“海”而把从事职业性戏剧的表演称为“下海”。作为剧目演出信息的具有宣传性的招徕顾客性的张贴物也许是因为这个人们便把它叫做“海报”。正规的海报中通常包括活动的性质、主办单位、时间、地点等内容多用于影视剧和新品宣传中,利用图片、文字、色彩、空间等要素进行完整的结合以恰当的形式向人们展示出宣传信息。

海报的字义分解

  • 海 [ hǎi ]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 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2. 用于湖泊名称。 青海。中南海。 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 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 人山人海。火海。 5. 漫无目标地。 海骂。海找。 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 海棠。 7. 特指中国上海。 海派。 8. 姓。

  • 报 [ bào ] 1. 传达,告知。 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 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 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报。报端。 3. 回答。 报答。报恩。报仇。报国(报效祖国)。报酬。 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 报应。

海报造句

1、大卫巴博萨上海报道,尼克邦克利底特律报道。

2、这下可方便了,学生们勿需携带课本,而且还使得他们有个小小的空间,可以装点以海报及心爱之物。

3、学生可组最多三人的小组或个别完成海报作品。

4、中国推进一胎化政策的海报四处可见。

5、“独派”团体在“立院”外冒雨抗议,五六十人手持“罢免毒牛立委”、“毒裁者马皇”等标语海报高声反对,并泼洒牛粪,现场臭气冲天。

6、就在他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宋地主办公室张贴着的那幅海报却轰然地坠落到了他眼睛里,巨大的海报,清晰得刺目,让他一个机伶之下,闭紧两眼不敢再看。

7、《情人》海报《广岛之恋》海报昨日是杜拉斯诞辰100周年,记者访问了翻译家董强、袁筱一,两人专攻法语文学,都对杜拉斯及其作品深有研究。

8、在展厅最里面的墙上贴着一张海报,是列侬血迹斑斑的眼镜.

9、翻翻纸制品和印刷海报,几乎任何地方都能找到米奇头像。

10、展览有少量墨西哥艺术家何塞。路易斯。奎瓦斯艺术回顾展画册以及历年“墨西哥九月在中国”活动海报赠送。

海报的相关词语

【海报】的常见问题

  1. 海报的拼音是什么?海报怎么读?

    答:海报的拼音是:hăi bào
    点击 图标播放海报的发音。

  2. 海报是什么意思?

    答:海报的意思是:一种平面设计的广告。将图画与文字适当的安排在一画面上,贴在街头或车厢内,引起大家的注意,以收宣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