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ǒ

拼音
tǔ huǒ
注音
ㄊㄨˇ ㄏㄨㄛˇ

吐火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吐火tǔ huǒ

  1. 发出火光。古代杂技节目。表演时以燃着物置于口中,喷吐火苗。

引证解释

  1. 发出火光。

    《文选·扬雄<羽猎赋>》:“霹靂烈缺吐火施鞭。”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火,电照也。”
    晋•陆机 《演连珠》之十九:“钻燧吐火以续 汤谷 之晷;挥翮生风,而继 飞廉 之功。”

  2. 古代杂技节目。表演时以燃着物置于口中喷吐火苗。

    汉•张衡 《西京赋》:“吞刀吐火,云雾杳冥。”
    晋•干宝 《搜神记》卷二:“其人有数术能断舌復续、吐火……其吐火,先有药在器中,取火一片,与黍餹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张口,火满口中。”
    唐•王棨 《吞刀吐火赋》:“吞刀之术斯妙吐火之能又玄。”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白须老臣的讲道矮胖侏儒的打诨王是早已听厌的了;近来便是走索缘竿,抛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戏也都看得毫无意味。”

国语辞典

吐火tǔ huǒ

  1. 一种从嘴巴里吐出火来的魔术特技表演。

吐火的字义分解

  • 吐 [ tǔ ] 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 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2. 放出,露出。 高粱吐穗。吐故纳新。 3. 说出。 吐话。一吐为快。 吐 [ tù ] 1.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 呕吐。上吐下泻。 2.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 吐还不义之财。

  • 火 [ huǒ ]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 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 紧急。 火速。十万火急。 3. 指枪炮弹药等。 火药。火炮。 4. 发怒,怒气。 火暴。火性。 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 肝火。毒火攻心。 6. 形容红色的。 火红。火腿。 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 姓。

吐火造句

1、告示:立秋之后,秋老虎将四处活动,可口中吐火,热力四射,伤人于无形。电老虎是秋老虎的天敌,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防暑之余,注意感冒!

2、库尔干吐火罗诸夏的戎事,傅孟真先生考曰“统是和夷人的斗争”。

3、除此之外,更有诸般江湖艺人杂耍献技,吞刀吐火,斗鸟遛兽,口技戏法,引来无数围观叫好。

4、然而吐火还有一个诀窍,那就是眼前的火尚未熄灭之时,绝对不能吸气,否则后果就是“引火焚身”。

5、【九婴】九婴古代凶兽之一,能喷水吐火,尧时出,作害人间,被羿射杀于北狄凶水之中。

6、避暑出偏方啦!1.多自嘲,少讽剌,因为“冷”嘲“热”讽;2.要旅游,避古道,因为古道“热长”;3.可以煽风,因为能带来凉爽;别点火,因为会让你汗淌;4.可以吃铁,因为能坚定信念;别吐火,因为会引火烧身。秘笈保安康,愿你清爽一“夏”!

7、国已经成为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zhan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她控制了帕米尔山谷地区,成了吐火罗地区,喀布尔和克什米尔的保护者。

8、此时中国已经成为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zhan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控制了帕米尔山谷地区,成了吐火逻,喀布尔和克什米尔的保护者。

9、彪形大汉、娇弱女子、六旬老人、十龄儿童纷纷登台,魔术变脸、变脸吐火、帽缨变脸、木偶变脸等各自大显神通,各出绝招取悦观众。

10、大胆火娃,今虽被虎豹狼虫所困,但你休想吐火伤我。

吐火的相关词语

【吐火】的常见问题

  1. 吐火的拼音是什么?吐火怎么读?

    答:吐火的拼音是:tǔ huǒ
    点击 图标播放吐火的发音。

  2. 吐火是什么意思?

    答:吐火的意思是:一种从嘴巴里吐出火来的魔术特技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