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 民
- 拼音
- xù mín
- 注音
- ㄒㄩˋ ㄇㄧㄣˊ
恤民的意思
词语解释
恤民
谓忧虑人民的疾苦。
引证解释
谓忧虑人民的疾苦。
引《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恤民不倦。”
《后汉书·陈蕃传》:“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驱禽除路之役,非圣贤恤民之意也。”
宋•司马光 《言赈赡流民札子》:“如此处置欲以为恤民之名,掩人耳目则可矣。”
清•朱仕琇 《太学生陈君墓志铭》:“彼皆柄国政,戴於民上,其恤民宜也。”
网络解释
恤民
恤民,汉语词汇。
拼音:xù mín
释义:谓忧虑人民的疾苦。
恤民的字义分解
-
恤
恤 [ xù ] 1. 对别人表同情,怜悯。 如 恤刑(施刑慎重,不严刑以逼供)。体恤。 2. 救济。 如 恤金。抚恤。 3. 忧虑。 如 恤恤(忧虑的样子)。
-
民
民 [ mín ]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如 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2. 指人或人群。 如 居民。民族。 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 如 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4. 某族的人。 如 汉民。回民。 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如 农民。渔民。 6. 非军事的。 如 民品。民航。 7. 同“苠”。
恤民造句
1、感恩笑愧怍,恤民思清廉。
2、也正是听证制度让行政机关有了更多听民声,恤民情的契机。
3、在其诗作中,努力追求一种人格美,忧国恤民,力求建立一种人际和合的德治社会。
4、如今战乱四起,民生凋敝,你等既不关心国事,更不体恤民生,反而在此浪费钱粮人力,大兴土木,广建医舍,当真令人心寒不齿!
5、清咸丰朝帝师杜受田(今滨城镇人)一生忧国恤民,在晚清朝野颇有影响。
6、伏承求恤民瘼,宣布诏条,去宿弊以便人,兴无穷之长利。
7、彼研讨也,则有忧国恤民,回报社会,满腔热忱,感极而迸发矣。
8、在甘肃任职20余年,恤民惠政,善析冤狱,乐育人才,“荒政所活者数万人,书院所成者数百士”,被称为“神君”、“生佛”,尤为陇西人民所竞颂。
9、任职期间,兴利除害,体恤民苦,并以廉洁著称,当地百姓曾为之立碑建祠。
10、他们不体恤民情,朝令夕改,咱们老百姓不知怎么办才好。
恤民的相关词语
【恤民】的常见问题
-
恤民的拼音是什么?恤民怎么读?
答:恤民的拼音是:xù mín
点击 图标播放恤民的发音。 -
恤民是什么意思?
答:恤民的意思是:谓忧虑人民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