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 不 得 已
迫不得已的意思
词语解释
迫不得已
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做。
例留在牛津,这是迫不得已的。
英have no alternative; be forced to;
引证解释
迫于无奈不得不如此。
引《汉书·王莽传上》:“将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为首公深辞让,迫不得已,然后受詔。”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清•政府迫不得已允许缩短‘预备立宪’的期限。”
浩然 《艳阳天》第四五章:“他毫没来由地断定 焦淑红 那几句绝情的话不是出于 焦淑红 的真心完全是迫不得已的。”
国语辞典
迫不得已
出于无奈,不得不如此。
引《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将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为首,公深辞让,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近出于无奈 万不得已
迫不得已的字义分解
-
迫
迫 [ pò ] 1. 用强力压制,硬逼。 如 逼迫。迫害。压迫。强迫。胁迫。迫降(jiàng )。迫降(xiáng )。迫不得已。 2. 接近。 如 迫近。迫冬。 3. 急促。 如 急迫。迫切。迫不及待。 4. 狭窄。 如 地势局迫。 迫 [ pǎi ] 1. 〔~击炮〕一种火炮。
-
不
不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 fǒu ] 1.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
得
得 [ dé ] 1. 获取,接受。 如 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 如 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 如 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 如 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 如 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得 [ děi ] 1. 必须,须要。 如 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 如 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得 [ de ]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 如 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 如 跑得快。香得很。
-
已
已 [ yǐ ] 1. 止,罢了。 如 学不可以已。死而后已。 2. 表示过去。 如 已经。事已至此。已往。业已。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 如 已忽不见。 4. 太,过。 如 不为已甚。 5. 同“以”。
迫不得已造句
1、爱上你是情非得已,离开你是迫不得已,忘记你是绝不可以!
2、在人证、物证俱在的情况下,他迫不得已交待了事实真相。
3、面对太平天国的声势,清政府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让大臣练兵的。1853年(咸丰三年),政府任命的督办团练大臣多达四十余位。这其中,练出名堂的就是曾国藩及其湘军。端木赐香
4、他只是在迫不得已与别人交往时,才勉强使用语言。帕·聚斯金德
5、在战争时,要塞司令不应任意判断事态;他应守卫要塞到底,如尚未到迫不得已之时即已投降,他应受死刑。
6、这个时候的我可能不知道,李莎莎她也是迫不得已,原本她只想骗完我的钱财的,她在走之前已经暗示过我小心拆白党。
7、一年后他遇到恶鬼险些丧命,迫不得已,他打开了师父留下的锦囊。
8、类似小说情节的反腐故事显示,蔡某的情妇周青揭竿而起大义反腐原本是不情不愿的,在某种程度上,她的反腐又是一种迫不得已逼上梁山式的冤冤相报。
9、虞婉儿送过来的孤童男女,不要怠慢了,那些原本怡华楼的姑娘,也别介怀她们的身份,都迫不得已,沦落红尘,淮天化,这些事情就交给你做吧!
10、扈盘旺被盯得心中发毛,后退一步,偏过头去,讪讪地,硬着头皮道:“桑器,我也是迫不得已,谁叫你……”。
迫不得已的相关词语
【迫不得已】的常见问题
-
迫不得已的拼音是什么?迫不得已怎么读?
答:迫不得已的拼音是:pò bù dé yǐ
点击 图标播放迫不得已的发音。 -
迫不得已是什么意思?
答:迫不得已的意思是:出于无奈,不得不如此。
-
迫不得已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迫不得已的近义词是:万不得已 出于无奈 无可奈何 必不得已 逼不得已 逼上梁山 何乐不为 万般无奈 被逼无奈
-
迫不得已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迫不得已的反义词是:心甘情愿 自觉自愿 甘心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