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 竹
- 拼音
- bào zhú
- 注音
- ㄅㄠˋ ㄓㄨˊ
- 词性
- 名词
- 近义词
- 炮竹 爆仗
爆竹的意思
词语解释
爆竹
古时用火烧竹毕剥有声,火花迸裂称为爆竹。今人用纸卷火药点燃发响,也称爆竹,或称爆仗。
英firecracker;
引证解释
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毕剥发声,以驱除山鬼瘟神谓之“爆竹”。火药发明后以多层纸密卷火药,接以引线燃之使爆炸发声,亦称为“爆竹”。也叫“爆仗”、“炮仗”。
引南朝•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
唐•刘禹锡 《畬田行》:“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宋•王安石 《元旦》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游览既毕宴於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靂声。”
鲁迅 《伪自由书·电的利弊》:“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 中国 却用它做爆竹敬神。”供燃爆用之竹。
引唐•元稹 《生春》诗之十三:“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清•戴名世 《游吼山记》:“从者试烧爆竹取声水激石怒,天地若裂。”
国语辞典
爆竹
古时以火燃竹,劈㕷作响,用以驱鬼。今则用纸卷裹火药做成,点燃引线就会炸裂发出巨大声响常在喜庆时燃放。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也作「爆竿」、「爆仗」。
引《红楼梦·第五三回》:「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近爆仗 炮竹
网络解释
爆竹 (爆竹、爆竿、炮仗、鞭炮)
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没有火药和纸张时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节日或喜庆日燃放,这种习俗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在现代的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爆竹特别是在春节期间爆竹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爆竹 (汉语词语)
爆竹,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毕剥发声,以驱除山鬼瘟神,谓之“爆竹”。
爆竹的字义分解
-
爆
爆 [ bào ] 1. 猛然炸裂并发出响声。 如 爆豆。爆花。爆竹。爆炸。爆破。爆裂。 2. 出人意料地出现或发生。 如 爆发。爆满。爆冷门。 3. 烹调方法,快速油烹。 如 爆鸡丁。 4. 鼓出来。 如 眼睛爆出。
-
竹
竹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 如 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 如 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爆竹造句
1、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2、一样的泪,炸响的同样是祖宗传下来的爆竹,纪念的是同一位国姓成功!
3、春节小年送祝福:一条短信神州行,一串祝福传亲情,一副对联壮志行,一盘饺子好心情,一纸窗花剪喜庆,一杯美酒除夕近,一声爆竹万象新。
4、门外突然放了个爆竹,把小毳吓得目瞪口呆。
5、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6、至于焰火所产生的迷人而耀眼的颜色和亮光,则是由于在爆竹的基础上加进了不同性质的金属盐的缘故,如加入硝酸钡可产生绿光,而加入碳酸锂可产生红光等。
7、然后,林其木又从外地购买大量硫磺、铝镁合金、硝酸钡等制造烟花爆竹的原料,混合存放在赵光铭的两间平房内。
8、好年,好运,好事连连;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喜事美事笑谈家事;爆竹声声,笑声连连,在这里祝福我最亲爱的朋友:新年快乐,步步高升!
9、春节的爆竹很给力,绽开对你的点点思绪,缤纷的祝福洒进你的世界里;春节的问候满满地,包裹我沉甸甸的心意,委托手机里的短信传递给你;春节如意!
10、春节时分,我送你爆竹声声;元宵时节,我送你汤圆点点;大暑节气,我送你降温防暑;观音日里,我送你大慈大悲。今天观音日,记得与人为善。
爆竹的相关词语
【爆竹】的常见问题
-
爆竹的拼音是什么?爆竹怎么读?
答:爆竹的拼音是:bào zhú
点击 图标播放爆竹的发音。 -
爆竹是什么意思?
答:爆竹的意思是:古时以火燃竹,劈㕷作响,用以驱鬼。今则用纸卷裹火药做成,点燃引线就会炸裂,发出巨大声响,常在喜庆时燃放。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也作「爆竿」、「爆仗」。
-
爆竹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爆竹的近义词是:炮竹 爆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