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 应
- 拼音
- cè yìng
- 注音
- ㄘㄜˋ ㄧㄥˋ
- 词性
- 动词
- 繁体
- 策應
- 近义词
- 接应
策应的意思
词语解释
策应
战斗中互相配合应敌。
英support by coordinated action; in coordination with;
斗争中在舆论或行动上造成声势对自己一方进行的支持。
引证解释
从不同方面对敌作战以与友军呼应。
引宋•司马光 《论屈野河西修堡状》:“於五月五日彼处兵官引一千许人夜开城门,径往 屈野河 西,前无探候后无策应,中无部伍但賫酒食,不为战备以此逢敌,如何不败。”
《三国演义》第七一回:“今闻 刘备 亲自领兵来取 汉中可速奏 魏王,早发精兵猛将前来策应。”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清•军自得 汉阳湖南 人士均愤不顾身颇有灭此朝食之概,迭电各省,派兵赴 鄂,以资策应。”
峻青 《海啸》第四章:“这样三支力量,就形成了犄角之势既可以分别应付情况又可以互相策应支援。”
国语辞典
策应
两军相呼应,协同作战。
引《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葛从周又自策应曹州与兖州之围遂解。」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升帐传下号令,教两都督率领本部兵马作中军策应。」近接应
网络解释
策应
策应,汉语词汇。
拼音:cè yìng
释义:从不同方面对敌作战,以与友军呼应。
在篮球比赛中指进攻队在前场或全场通过中间队员组织的接应和转移球的战术配合造成空切、绕切以及掩护等进攻机会。
策应的字义分解
-
策
策 [ cè ] 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2. 鞭打。 如 策马。鞭策。 3. 激励,促进。 如 策动。策勉。 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 如 简策。 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 如 策命。策免。策封。 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如 策论。策问。 7. 杖。 如 策杖。 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9. 计谋,主意,办法。 如 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 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11. 姓。
-
应
应 [ yīng ]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 如 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 2. 回答。 如 答应。喊他不应。应承。 3. 随,即。 如 “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4. 姓。 应 [ yìng ] 1. 回答或随声相和。 如 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 如 应邀。应聘。应考。 3. 顺合,适合。 如 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 4. 对待。 如 应付。应变。应酬。
策应造句
1、政策应保持连续性,不能人亡政息。
2、在NBa总决赛中,湖人队教练战术的布置、临阵的策应都恰当好处,运筹帷幄,彰显大师风范!
3、只有企业积极转换经营机制,综合治理,才能发挥政策应有的效应。
4、我们教练昨天下午教我们移动策应.
5、如果此次江南西路会战朝廷肯出兵策应,义军会败得这么惨吗?看着痴痴呆呆的文丞相,诸将的心越来越冷。
6、1927年初李大钊的外交活动,对于武汉国民政府争取外交上的主动,策应北伐战争的进行,有着重大的意义。
7、学校的招生政策也应顺其自然。而“男女人数均等”派可以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以性别为划分的社会分工正在日趋一致,因此,学校的招生政策应该做出调整。
8、但是,由于各级政府部门的收费利益根基深厚,不肯轻易舍弃这块肥肉,往往采取各种对策应付清理工作。
9、杭州知州范仲淹没有简单地采取开设粥棚救济难民的办法,而以“赛龙舟、修寺庙、兴土木”三策应对,取得了“里巷康衢,垂髫怡然”的良好效果。
10、为了策应东线麦克马洪线地区的主战场的,刘伯诚元帅的提出在这里开辟第二战场的策略,以威胁新德里,为谈判增加筹码。
策应的相关词语
【策应】的常见问题
-
策应的拼音是什么?策应怎么读?
答:策应的拼音是:cè yìng
点击 图标播放策应的发音。 -
策应是什么意思?
答:策应的意思是:两军相呼应,协同作战。
-
策应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策应的近义词是: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