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 之 度 外
置之度外的意思
词语解释
置之度外
将一切事物弃置身外不以为意。
英give no thought to; have no regard for;
引证解释
亦作“置诸度外”。
引语出《后汉书·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 嚣 子内侍, 公孙述 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於度外耳。’”《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东南不宾为日已久,先朝已来置之度外。”
清•李渔 《怜香伴·香泳》:“就是功名也听其有无寿也任其修短,一切置之度外。”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我考虑得很纯熟。我是早把生死置诸度外的。”
国语辞典
置之度外
不以为意,不加理会。
引《南齐书·卷四〇·武十七王传·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自青德启运款关受职置之度外,不足絓言。」
《红楼梦·第六四回》:「将现今身上有服并停妻再娶,严父妒妻,种种不妥之处皆置之度外了。」近置之不理 置若罔闻
反耿耿于心
置之度外的字义分解
-
置
置 [ zhì ] 1. 放,摆,搁。 如 安置。布置。置放。置身。位置。置信。置评。置疑。置辩。推心置腹。置若罔闻。置之度外。 2. 设立,设备。 如 装置。设置。 3. 购买。 如 添置。置办。置备。置买。
-
之
之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7.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
度
度 [ dù ]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 如 尺度。刻度。度量衡。 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 如 程度。高度。风度。 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 如 角度。 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 如 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 如 制度。法度。 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8. 能容受的量。 如 气度。 9. 考虑,打算。 如 置之度外。 10. 过,由此到彼。 如 度日。度假。欢度新春。 11. 量词,次。 如 一度。再度。 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 如 剃度(剃发出家)。 13. 姓。 度 [ duó ] 1. 计算,推测。 如 忖度。揣度。审时度势。度德量力。
-
外
外 [ wài ] 1. 与“内”、“里”相对。 如 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 如 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3. 指“外国”。 如 外域。外宾。外商。 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 如 外公。外婆。外甥。 5. 称岳父母。 如 外父。外姑(岳母)。 6. 称丈夫。 如 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7. 关系疏远的。 如 外人。 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 如 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 9. 传统戏剧角色名。 如 外旦。外末。外净。
置之度外造句
1、, 他为革命事业早把生命置之度外了。
2、, 一切做到问心无愧,成败置之度外,才能临场指挥若定,操纵自如。
3、, 父母每天在外工作非常的辛苦,我们不能把他们的付出置之度外。
4、, 他从来不能把他的怨恨和感情上的症结置之度外。
5、, 他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去救一个溺水儿童。
6、, 对于自身的缺点,我们不能置之度外,要跟缺点做抗争。
7、, 警察叔叔为了抓捕坏人,为民除害,常常会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8、, 不管发生什么危险时,冲在第一线总是我们最可爱的军人,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保护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9、, 我们对学习不能置之不理,家长对我们的学习也不可以置之度外。
10、, 这时候,就是上层的领导们阻止,恐怕都无济于事,杀红眼的人类是不可理喻的,是疯狂的,是把生死都置之度外的。
置之度外的相关词语
【置之度外】的常见问题
-
置之度外的拼音是什么?置之度外怎么读?
答:置之度外的拼音是:zhì zhī dù wài
点击 图标播放置之度外的发音。 -
置之度外是什么意思?
答:置之度外的意思是:不以为意,不加理会。
-
置之度外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置之度外的近义词是:置之不理 置若罔闻 不顾一切 束之高阁 宠辱不惊 漠然置之 充耳不闻
-
置之度外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置之度外的反义词是:耿耿于心 临危自计 不足介意 念念不忘 耿耿于怀 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