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 时
- 拼音
- wǔ shí
- 注音
- ㄨˇ ㄕˊ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午時
- 近义词
- 中午 正午
- 反义词
- 子时
午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午时
指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为旧式计时法。
英the period of the day from 11 a.m.to 1 p.m.;
引证解释
古代计时法将一天一夜分为十二时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为午时。亦泛指中午前后。
引唐•白居易 《昼寝》诗:“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这一个可着了我一药箭只要到午时,他这条命可就交代了。”半夜。
引宋•王禹偁 《中秋月》诗:“何处见清辉登楼正午时。”
国语辞典
午时
旧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的时段为午时。后指中午十二时左右。
引唐·白居易〈昼寝〉诗:「不作午时眠长日安可度?」《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三姑娘饿了八日在今日午时去世了。」
近正午
网络解释
午时 (时辰)
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如宋苏舜钦《紫阁寺联句诗》:“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天蒸。”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午时的字义分解
-
午
午 [ wǔ ] 1. 地支的第七位,属马。 2. 用于计时。 如 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间。午饭。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 3. 古同“忤”、“迕”,逆,背。
-
时
时 [ shí ]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 如 时间。时不我与。 2. 较长的时间。 如 时代。古时。 3. 泛指一段时间。 如 时光。时令。时分。 4. 现在的,当前的。 如 当时。时下。时务。时宜。 5. 常常。 如 时常。学而时习之。 6. 一年中的一季。 如 时序。四时如春。 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如 时钟。时差(chā)。 9. 某一时刻。 如 按时上班。 10. 不定时,有时候。 如 时而。时阴时晴。 11. 机会。 如 时机。待时而动。 12. 姓。
午时造句
1、中午时分,太阳把树叶都晒得卷缩起来,知了扯着长声聒吵个不停,给闷热的天气更添上一层烦躁。
2、粽子,有棱有角,有个性;龙舟,有拼有搏,有激情;美酒,有香有辣,有人生;朋友,有你有我,有风景。端午时节,祝你快乐入怀,幸福随行!
3、让我携一缕粽香,温馨你生活的角落;让我传一份思念,照耀你心灵的花园;让我架一叶龙舟,满载如意的风帆;让我送一份祝福,滋润你善良的心田。愿你端午时节,幸福快乐乐无边。
4、糯米粘,蜜枣甜,怀念无声润心田。艾草香,菖蒲扬,思念连连满胸腔。龙舟舞,粽叶绿,祝福绵绵入心湖。屈原事,古今情,传统节日文明凝。端午时节到了,愿你快乐。
5、祭拜祖先或民间神灵,通常以家常菜肴为祭品,如红烧肉、贡丸、豆乾等,图为端午时节拜祭龙舟。
6、两天后的中午时分,我顺着收留所病房过道向前走着。
7、午时以后,法孙策见孙策大军倦怠,锐气已堕,好多人下马坐息,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8、这日下午时景,我随单位经视电视台的卫星直播车出现场播放新闻。
9、中午时分,学生饭堂一如往常的人头涌涌,彼此你争我挤,闹闹哄哄。
10、从子时到卯时,阴中阳半,以太阴中起少阳,从卯时至午时,阴中有阳,纯少阳而起太阳。
午时的相关词语
【午时】的常见问题
-
午时的拼音是什么?午时怎么读?
答:午时的拼音是:wǔ shí
点击 图标播放午时的发音。 -
午时是什么意思?
答:午时的意思是:旧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的时段为午时。后指中午十二时左右。
-
午时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午时的近义词是:中午 正午
-
午时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午时的反义词是: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