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括
- 拼音
- zhào kuò
- 注音
- ㄓㄠˋ ㄎㄨㄛˋ
- 繁体
- 趙括
赵括的意思
词语解释
赵括
战国时赵将好空谈兵法不会指挥作战。长平战役中被秦击败身死。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以“赵括”泛指夸夸其谈没有实际本领的人。
引证解释
战国 时 赵 将,好空谈兵法,不会指挥作战。 长平 战役中被 秦 击败身死。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以“赵括”泛指夸夸其谈,没有实际本领的人。参见“赵母”、“纸上谈兵”。
引明•李贽 《答周柳塘书》:“知而言之则为圣人;不知而言之而学之则为 赵括 读父书, 优孟 学 孙叔岂其真乎!”清•石嶐 《杂诗》:“从来 赵括 易言兵寇盗於今尽据城。”
柴萼 《梵天庐丛录·醇亲王与神机营》:“募 燕 赵 健儿成神机一营,督其事者,多半 赵括。”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十七章:“赵括 虚骄而临戎兮 长平 一夕而卒坑。”
网络解释
赵括 (战国时期赵国将领)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急于求胜,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四十余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
赵括的字义分解
-
赵
赵 [ zhào ] 1. 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 如 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赵(燕赵之地,泛指北方)。 2. 姓。
-
括
括 [ kuò ] 1. 扎,束。 如 括发(束起头发)。括约肌。 2. 包容。 如 包括。概括。总括。囊括。 括 [ guā ] 1. 榨取,搜求。 如 搜括(亦作“搜刮”)。
赵括造句
1、围城村相传为赵军被秦军围困处,赵括就死于此地.
2、如此一来,等赵括这个活符咒打到跟前的时候,竟然又是与那三眼狸猫擦身而过,再次无功而返。
3、就“下宫之难”而言,赵庄姬诬告赵同、赵括谋乱是导赵氏族诛的直接原因。
4、如果赵孝成王因为赵括军事理论家和辩论高手的名声就重用他当将军,就好像把瑟的弦柱用胶粘住然后弹奏一样,是无法适应变化的形势需要的。
5、正因为“知行合一”难,才有战争史上著名的赵括纸上谈兵,覆军杀将;马谡败走街亭,功亏一篑。
6、战国时赵括“纸上谈兵”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魏晋时仕官“清谈玄论”导致五胡乱华,晋室被迫东迁,天下顿时大乱。
7、但是,切记一点,销售是活的,你不能照搬我这手稿上的内容,否则可能会成为那纸上谈兵的赵括,销售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甚至是因物因人制宜。
8、如此空前绝后的解释让赵丹等人笑的一塌糊涂,只有那个领舞的舞姬脸色微变,指尖轻微颤动,赵括所说的话对她来说非常有杀伤力,把她以往的自信击成了齑粉。
9、来这儿之前不过只是军科院的一个小小的中校研究员,一没带过兵,二没打过仗,就算学识多了点那也只能算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已。
10、在好好开始奋斗之前,张扬需要彻底的放松一下,出来看看,体会一下当前的风土人情,也好为将来的谋划理清思路,不做纸上谈兵的赵括,那样只会以失败终结。
赵括的相关词语
【赵括】的常见问题
-
赵括的拼音是什么?赵括怎么读?
答:赵括的拼音是:zhào kuò
点击 图标播放赵括的发音。 -
赵括是什么意思?
答:赵括的意思是:战国时赵将,好空谈兵法,不会指挥作战。长平战役中,被秦击败身死。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以“赵括”泛指夸夸其谈,没有实际本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