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桑树”的词语
共 74 条词语
-
谓行桑弧蓬矢之礼以励志。蒿,蓬蒿。[查看详情]
-
桑树与果木。[查看详情]
-
比喻垂老之年。[查看详情]
-
《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后遂以“桑土绸缪”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查看详情]
-
①.争夺桑树。《史记·吴太伯世家》:“初,楚边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二女家怒相灭,两国边邑长闻之,怒而相攻,灭吴之边邑。吴王怒,故遂伐楚,取两都而去。”后用为边境不宁的典实。②.泛指相争,不礼让。[查看详情]
-
同“桑田沧海”。[查看详情]
-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后因以“桑盖”指刘备。[查看详情]
-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查看详情]
-
①.亦作“桑荫未移”。②.语本《战国策·赵策四》:“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后遂谓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查看详情]
-
见“桑荫不徙”。[查看详情]
-
比喻人间世事变化很大。[查看详情]
-
小桑树。[查看详情]
-
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查看详情]
-
生于桑树上的菌。可食。亦可入药。[查看详情]
-
用破瓮的口作窗户,用桑枝作门轴。比喻贫寒之家。元·马致远也作「瓮牖绳枢」。[查看详情]
-
①.尺蠖蛾的幼虫。其色如桑皮,惯栖桑树上,故名。②.比喻渺小的人。[查看详情]
-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浅,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后因以“桑田沧海”喻世事的巨大变迁。[查看详情]
-
指壮志;大志。[查看详情]
-
三国蜀汉何祇曾梦见井中生桑,以问占于赵直,直曰:「桑非井中之物,会当移植;然桑字四十下八,君寿恐不过此。」后何祇年四十八卒,如赵直所言。典出《三国志·卷四一·蜀书·杨洪传》裴松之注引《益部耆旧传·杂部》。后比喻日薄西山,死期将至。[查看详情]
-
动物名。昆虫纲鳞翅目尺蠖蛾科。尺蠖蛾的幼虫,寄生于树木间,以枝叶花果为食。行动时身体上拱,屈伸而行,似人以手丈量距离,故称为「尺蠖」。[查看详情]
-
指著桑树骂槐树,比喻拐弯抹角的骂人。也作「指鸡骂狗」、「指猪骂狗」、「指桑说槐」。[查看详情]
-
犹言采桑。借指桑树。[查看详情]
-
桑树根。[查看详情]
-
大海变为陆地,陆地沦为大海。语本比喻世事无常,变化很快。明·张景。[查看详情]
-
沧海变桑田,山陵变深谷,比喻世事变迁极大。[查看详情]
-
历: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指变化很大。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查看详情]
-
动物名。鞘翅目昆虫。常见的有二种:一种身体较小,黑色而有光泽,翅上有白色星点,称为「星天牛」。另一种身体较大,黑褐色,密生灰黄色绒毛,称为「褐天牛」。天牛是蛀木材专家,常利用其锐利的口器蛀蚀桑树、果树、茶树等,是森林、作物的害虫。[查看详情]
-
附生于桑树上的白藓。[查看详情]
-
①.桑树林。②.古乐曲名。相传为殷天子之乐。③.传说中的神名。④.古地名。相传为殷汤祈雨的地方。[查看详情]
-
比喻晚年、年老。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而昆山从弟子严连得二孙,又令荆妻抱其一以为殇儿之后,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此间风俗,大胜东方,虽未卜居,亦有安土之怀矣。」也作「桑榆暮景」。[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