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字词语
共 296 条词语
-
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查看详情]
-
见“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查看详情]
-
中国对体育运动竞赛实行统一规划管理的制度。1958年由国家体委颁布施行。竞赛制度将各级竞赛分为综合性运动会、单项锦标赛、等级赛、对抗赛、通讯赛、友谊赛、邀请赛等,并对各级各类竞赛作出明确规定。[查看详情]
-
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查看详情]
-
清末反美爱国运动。1904年美国胁迫清政府订立的排斥华工的禁约期满,旅美华侨十余万人提出废约要求,美国政府予以拒绝并提出续订新约。次年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纷纷抗议美国排华,并抵制美货,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也纷起响应,掀起反美爱国运动。后遭到美国政府和清政府破坏,但新约也未续订。[查看详情]
-
(谚语)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查看详情]
-
外表像金玉般华美,内里却尽是破棉絮。形容外表美好而内质破败。[查看详情]
-
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查看详情]
-
谄:巴结,讨好。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查看详情]
-
(谚语)不深入险境,就不能获取胜利成功。也作「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兽穴,安得兽子」。[查看详情]
-
也称“操行评定”。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所作的评价。在中国,由中小学班主任担任,一学期或一学年评定一次,一般只写评语,不评等级。[查看详情]
-
古代谚语。比喻侥幸求利而多次失败,不如审慎从事而一举成功。[查看详情]
-
中国国家广播电台。前身是1940年12月创建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2月改现名。初仅一套节目,1984年起增加到六套。其中二套是对全国广播的普通话节目,余为对少数民族、对台湾以及调频立体声节目。[查看详情]
-
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查看详情]
-
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查看详情]
-
东隅,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日落所照处,指晚上。全句比喻虽然先在某一方面有损失,但终在另一方面有成就。[查看详情]
-
差距虽然极细微,但导致的错误却极大。也作「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查看详情]
-
亦作“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查看详情]
-
不看僧面看佛面。[查看详情]
-
见“东不着边,西不着际”。[查看详情]
-
谓无辜受累蒙上恶名而无法表白。[查看详情]
-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又一人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惧焉。”后因以为典实,谓谗言多,使人惑乱。[查看详情]
-
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查看详情]
-
本来没有的事,传说的人多了,就几乎成为事实。[查看详情]
-
一只狗看见形影便吠叫起来,其他的狗听其叫声也跟著大声吠叫。比喻自己没有主见,任意附和他人。[查看详情]
-
长期培训军队,以备一时用兵之需。也作「养军千日,用在一朝」。[查看详情]
-
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辑。中文第1版共四卷。1966年出版。包括1843-1895年的著作和书信。每卷卷末附有注释、人名索引等。中文第2版共四卷。1995年出版。[查看详情]
-
枯:粗劣;耘:除草;岁:收成。粗糙不细致的耕耘会伤害庄稼,减少收成。[查看详情]
-
(谚语)不深入险境,就不能获得胜利成功。也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查看详情]
-
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亦作: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