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史
- 拼音
- guó shǐ
- 注音
- ㄍㄨㄛˊ ㄕˇ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國史
国史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国史
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国之史官。
引证解释
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
引《后汉书·班固传》:“既而有人上书 显宗告 固 私改作国史者,有詔下郡,收 固 繫 京兆 狱。”
晋•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诸侯亦各有国史。”
唐•司空图 《商山》诗之一:“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国史者君民比并之史。”国之史官。
引《诗大序》:“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於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文章之材国史之任也。”
宋•朱淑真 《芍药》诗:“到底只留为謔赠更劳国史刺民风。”
国语辞典
国史
一国或一朝代的历史。
引《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命司徒崔浩博采旧闻,缀述 国史。」
掌记国史的史官。
引《诗经·大序》:「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
网络解释
国史
被誉为五千年“国史”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新中国成立后整理出版点校本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但由于当时政治、经济、学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点校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憾。2005年中华书局着手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修订准备工作。今年7月11日第四次修纂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预计2015年全部完成。
国史的字义分解
-
国
国 [ guó ]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 如 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 2. 特指中国的。 如 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3. 姓。
-
史
史 [ shǐ ]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 如 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 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 如 太史。内史。 3. 古代官职。 如 刺史。御史。 4. 姓。
国史造句
1、凝聚中国结,齐聚中国心,蓄足中国力,奋发中国魂,上下中国人,不忘中国史,摇动中华旗帜,再续中华篇章。奥运会,愿中华健儿奋勇拼搏,再展中国雄风。中国,加油!
2、这次事件后,达根家的遭遇引发了大规模的骚乱。从北伦敦的托特纳姆开始的这次骚乱是现代英国史上最严重的骚乱潮。
3、上编分为史学理论和历史研究法、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和物质文化史、综合参考;下编分为各专史18类。
4、修国史是为了彰善瘅恶,信今传后。
5、但1979年韩国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高涨,韩国史学界也因此爆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国史论争”。
6、在很长时期里,游牧的吉尔吉斯人没有文字,中国史学家曾将吉尔吉斯人纳入视野,为他们持续地记载了历史,但也多半是些片断;许多过往故事都已湮灭无闻了。
7、诗文艺术,皆有卓越之造诣;经史著述,亦璨然可观;品高德洁,堪称中国史上第一、第二流人物者,亦复有多。
8、西汉学者扬雄、东汉学者高诱、三国吴国史学家韦昭为、唐代史学家张守节等人都明确指出,绰号“扁鹊”的名医秦越人是齐国卢人。
9、韩国史上最大诈骗犯或逃往中国做换脸手术。
10、据*弯“中央社”报道,*弯“国史馆”出版“蒋中正先生年谱长编”,正反史料并陈,不制造神话,还原蒋介石成客观历史人物,完整呈现其真实一生。
国史的相关词语
【国史】的常见问题
-
国史的拼音是什么?国史怎么读?
答:国史的拼音是:guó shǐ
点击 图标播放国史的发音。 -
国史是什么意思?
答:国史的意思是:①.一国或一朝代的历史。②.掌记国史的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