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7字词语

共 279 条词语

7字词语列表
  • 适百里者宿舂粮

    shì băi lǐ zhě sù chōng liáng

    适:往;宿:夜;舂:舂米,把谷类的壳捣掉。远行百里的人要连夜舂米,准备粮食。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查看详情]

  • 众人捧柴火焰高

    zhòng rén pěng chái huǒ yàn gāo

    亦作“众人拾柴火焰高”。[查看详情]

  • 订租威海卫专条

    dìng zū wēi hăi wèi zhuān tiáo

    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租借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的条约。1898年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为:威海卫及其附近海面租给英国,租期二十五年,经双方同意可延长。本约于1930年废止。[查看详情]

  • 聪明反被聪明误

    cōng míng făn bèi cōng míng wù

    (谚语)​自恃聪明,却反而误了自己。[查看详情]

  • 识二五而不知十

    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后以“识二五而不知十”谓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查看详情]

  • 泡利不相容原理

    pào lì bù xiāng róng yuán lǐ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之一。指在同一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存在。该原理阐明每个轨道只能容纳2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由于每个电子层可能有的轨道数为n2,所以,各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总数为2n2个。由物理学家泡利提出,故名。[查看详情]

  • 胳膊拧不过大腿

    gē bó níng bù guò dà tuǐ

    比喻弱小的敌不过强大的。也说胳膊扭不过大腿。[查看详情]

  • 剃头挑子一头热

    tì tóu tiāo zi yī tóu rè

    过去理发师的担子一头为板凳与工具箱,一头为火炉,因称“剃头挑子一头热”。用以比喻一厢情愿。吕剧《李二嫂改嫁》第六场:“李二嫂年轻守了寡,人品好来又能干。要是把她弄到手,再也不用我动弹。可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又不敢明着去胡缠。”[查看详情]

  • 知其一不知其二

    zhī qí yī bù zhī qí èr

    仅知事物的一部分,而不知其他的部分。指对事情缺乏澈底的了解,未能有全面的认识。宋·苏轼〈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比来士大夫好轻议旧法,皆未习事之人,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明·高明也作「知其一不达其二」、「知其一未睹其二」。[查看详情]

  • 天不变道亦不变

    tiān bù biàn , dào yì bù biàn

    道:道理,规律。天是不变的,道也是不变的。[查看详情]

  • 掩耳盗铃的意思

    yăn ěr dào líng

    比喻自欺欺人。参见「盗钟掩耳」条。[查看详情]

  • 谁是最可爱的人

    shuí shì zuì kě ài de rén

    报告文学。魏巍作。1951年发表。写中国人民志愿军某连战士在松鼓峰战斗中,以被汽油弹烧着的身体扑向敌人同归于尽,战士马玉祥从烈火中救出朝鲜儿童以及战士们在防空洞里,边和着雪吃炒面边谈论理想的生动片断,揭示了一个主题,即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查看详情]

  • 兔子不吃窝边草

    tù zǐ bù chī wō biān căo

    (谚语)​兔子不吃自己窝旁的草,以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比喻不在乡里作恶或不侵犯周围人的利益。也作「兔儿不吃窠边草」。[查看详情]

  • 南京临时参议院

    nán jīng lín shí cān yì yuàn

    1912年1月各省都督选派代表在南京组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执行议会职权。2月批准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制定并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久迁往北京。次年4月解散。[查看详情]

  • 蛇钻窟洞蛇知道

    shé zuàn kū dòng shé zhī dào

    比喻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明白。[查看详情]

  • 笔筒子眼里观天

    bǐ tǒng zǐ yăn lǐ guān tiān

    犹言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查看详情]

  • 凿井得铜奴得翁

    záo jǐng de tóng nú de wēng

    谓事出偶然,意外巧合。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七二引汉应劭《风俗通》:“河南平阴庞俭,本魏郡邺人,遭仓卒之世,失其父。时俭三岁,弟纔襁抱耳。流传客居,庐里中凿井,得钱千余万,遂温富。俭作府吏,躬亲家事,行求老仓头谨信属任者,年六十余,直二万钱,使主牛马耕种。有宾婚大会,母在堂上,酒酣陈乐歌笑。奴在灶下助厨,窃言:'堂上母,我妇也。'客罢,婢语次说老奴无状,为妄语,所说不可道也。穷志(诘)具白。母谓婢试问其形状。奴曰:'家居邺时,在富乐里宛西,妇艾氏女,字阿横,大儿字阿嶷,小儿曰越子。时为县吏,为人所略卖。阿横右足下有黑子,右胲下赤志如半栉。'母曰:'是汝公也。'因下堂相对啼泣,儿妇前为汝公拜,即洗浴身见衣被,遂为夫妇如初。时人为之语曰:'庐里诸庞,凿井得铜,买奴得公。'”[查看详情]

  • 马克思主义哲学

    mă kè sī zhǔ yì zhé xué

    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查看详情]

  • 山高遮不住太阳

    shān gāo zhē bú zhù tài yáng

    比喻在下的人无论多么能干,还是得以在上者的意见为主。[查看详情]

  • 三人行必有我师

    sān rén xíng , bì yǒu wǒ shī

    谓到处有老师,应善于向人学习,取长补短。[查看详情]

  • 陕甘革命根据地

    shăn gān gé mìng gēn jù dì

    又称“陕甘苏区”。在陕西北部和陕西、甘肃边界地区。1932年至1934年间,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下,先后开辟了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2月成立了以刘志丹、谢子长为首的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了对根据地的领导。同年7月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后,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陕甘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9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与当地的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随后,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共中央和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的落脚点。[查看详情]

  • 少年维特的烦恼

    shào nián wéi tè de fán năo

    书名。德国歌德所作的哀情小说,叙述少年维特热恋女子绿蒂,以至自杀的故事。全篇用书信体写成,文辞瑰丽流畅,表现青春的喜悦与悲哀,尤淋漓尽致,为歌德的自传,曾风行一时。[查看详情]

  • 一夜夫妻百夜恩

    yī yè fū qī băi yè ēn

    (谚语)​夫妻关系一旦建立,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元·石君宝明·高明也作「一夜夫妻百日恩」。[查看详情]

  • 是非只为多开口

    shì fēi zhī wèi duō kāi kǒu

    (谚语)​比喻多话容易引起是非。[查看详情]

  • 一人作罪一人当

    yī rén zuò zuì yī rén dāng

    见“一身做事一身当”。[查看详情]

  • 热力学第二定律

    rè lì xué dì èr dìng lǜ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有多种表述方式,主要如:(1)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在不做功的情况下,热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2)任何热机不可能将所接受的热量全部转变为功。即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查看详情]

  • 邯郸学步的意思

    hán dān xué bù

    相传战国时期,燕国有个人到赵国的都城邯郸,看到赵国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著学。结果不但没有学好,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掉了,便爬著回去。典出《庄子.秋水》。后用来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却自己本来的面目。《歧路灯.第一○一回》:「邯郸学步,失其故步。」也作「学步邯郸」。[查看详情]

  • 饱汉不知饿汉饥

    băo hàn bù zhī è hàn jī

    吃饱的人不知饥饿者的难过滋味。比喻不知他人的苦痛。也作「饱人不知饿人饥」。[查看详情]

  • 燕雀安知鸿鹄志

    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ì

    语本比喻庸俗者无法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也作「燕雀岂知鸿鹄志」。[查看详情]

  • 柴米油盐酱醋茶

    chái mǐ yóu yán jiàng cù chá

    日常生活必备的七样东西。[查看详情]